四川農業大學的自主招生測試是個啥模樣?會像傳說中那樣,有很多農業類試題讓大家“打腦殼”嗎?日前,四川農業大學首次自主招生“綜合麵試”便回答了這些疑問———農業類問題當然必不可少,但除此外,數學邏輯、創新思維、團隊合作也是考查的範疇,最終讓來自全省的70多名考生覺得“毫無壓力,很有趣”。
專業考查隻看學科潛質
既然是農業大學,考題當然也會被賦予農業特色。考生龍梅(化名)記得很清楚,有一道選擇題是,南方品種的水稻移栽到北方,它的生長周期如何變?是延長、提前、還是不變?
“肯定是長嘛!北方溫度低些,光照也沒南方那麼強,一般海南能種3季稻,華北平原是單季稻。”龍梅的爸爸聽到題目後,分析了起來:這種題看起來專業,但是用高中的地理和生物知識就能解答。
在川農大負責招生就業的老師看來,試卷上的農業考題,並不是想考查學生對農業的了解,而是希望看到他們的“學科潛質”,即能否運用現有知識的遷移作出判斷,有舉一反三和創新的潛質。
小組討論不看結果看過程
筆試後,考生分9組進行了麵試第二階段:小組討論。
討論的題目都不相同,而最後一題特別有趣———教授、孕婦、運動員、企業家、將軍、勞動模範、大學生和醫生這8人同時遇到海難,請排出救人的先後順序,並陳述理由。
在討論海難救人時,第9小組同樣針鋒相對。除了大家共同認定第一該救孕婦,從第二個人選起,大家就發生了分歧。“該救教授,因為題中說他正在做國家重大的項目。如果他死了,那國家利益豈不是要受很大損失?”“不對!應該先救將軍,他已經69歲了。本著人道主義原則,就該先救老人、小孩和女性啊!”
聽著考生們的爭論,現場考官們沒說一句話。在他們心中,最終的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考生展現出的特點———領導力、表達力。
優秀考生有望本碩連讀
今年,四川農業大學是首次進行自主招生,暫時隻麵向省內。該校給出了本科第一批次的50個名額,11個招生專業大多為農林類國家級特色專業: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林經濟管理、草業科學、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測試總成績為100分,綜合麵試成績60分,高中階段學業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獲獎等情況綜合評價40分。優秀的考生有望獲得本碩連讀的機會。(成都商報記者江浪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