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喜歡唱歌,就可以成為歌唱家?答案不一定。要成為歌唱家不僅需要喜歡,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興趣層麵,還要具有成為歌唱家的品質及潛能,比如,需要具有勤奮、自律、鎮定等正麵的人格品質,需要具有音樂方麵的潛能,也就是天賦。”腦AT專利技術發明者、生涯規劃專家沃建中告誡高考考生們,不可僅憑興趣進行誌願填報,要綜合考慮個體人格及潛能。
2015年,北京市高考實行知分後填報誌願,顯然為高考考生們提供了更有針對性的學校、專業的選擇。但是,在高考誌願選擇時始終存在“重視學校、忽視專業;興趣至上、隻憑感覺;爭擠熱門、追求高薪;父母包辦、盲目攀比”等誤區,心理學家在對高考生選擇專業方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年研究後總結發現,這些誤區的根源在於忽視個體差異、缺乏綜合評定。而個體主觀認為的興趣、能力等並不具有科學依據,即使通過一些工具測試出結果,也因其為單項依據無法進行優勢組合。
一項調查顯示,現今大學校園中有42.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大二之後65.5%的學生有重新選擇專業的想法;畢業之後僅有26%的人從事著與專業“對口或吻合”的職業。盡管諸多地區將考前填報誌願到考後填報,但對於誌願方向選擇的關注並沒因為政策的轉變而放緩。由於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對誌願填報的認知程度不夠,導致缺乏合理誌願填報的方法與技巧,存在很多方麵的誤區。
沃建中表示,隨著當前高考改革,必須讓孩子在中學時代就建立“職業中心意識”。一個人在受教育階段有了“職業中心意識”,可以很好地在自己的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從填報誌願開始,到大學期間對自身知識與閱曆的豐富,都懂得為自己理想的就業做一點具體的準備,增加自己的競爭砝碼。
前不久,環度生涯規劃應用腦AT測試技術,對北京十五中學一名同學進行人格、興趣、潛能三方麵的綜合測評。分析結果顯示,這名同學對音樂有特殊的愛好,非常期待能夠展示自己的藝術天分,且具備從事該類型專業及工作需要的核心人格特征,即敢為、幻想、活動、堅持、敏感、審美。同時,具有學習該類型專業及勝任該類型工作的核心能力,包括表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工作記憶能力、音樂能力。最終建議這名同學將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定位為藝術表演型,而在即將麵臨的誌願填報方麵,也成為其選擇本科專業的有力依據。
沃建中表示,由於每個人在潛能、興趣、人格上存在著個體差異,因而許多專業是隻適合某一類人來學習的,而某些人也隻適合學習某些特定的專業。進入不適合的專業,困頓和糾結可能伴隨一生,選擇更能充分發揮潛能的專業和職業,人生目標會更遠大,人生之路會更通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