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申論熱點預測:網絡慈善“詐捐”誰來遏製?

http://gongwuyuan.eol.cn來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7-11-29  

  【背景鏈接】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同樣也改變著公益慈善。近年橫空出世的網絡公益眾籌平台,在我們的生活中“怒刷”存在感。但是,由於這種新型公益模式因為平台的審核能力不足、資金監管不嚴等問題,導致籌款平台上,有人誇大病情募捐,有人在病情尚未確診就籌款,甚至有涉嫌竊取病人資料、欺騙愛心人士捐款等現象出現。

  【標準表述】

  [影響]

  應該說,借助網絡平台為社會愛心人士和患者架起溝通的橋梁,幫助經濟能力不足的重病患者獲得必要的醫療費用,不失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大病救治的好渠道,其發起初衷和溝通形式都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詐捐”現象得不到有效遏製,此類平台的權威性無疑將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此類行為長期得不到糾正,公眾將對此類平台失去信任,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將難以再通過此類渠道獲得救助。

  [原因分析]

  問題的關鍵在於審核把關。一些眾籌平台發起籌款的流程十分簡單,患者本人或其直係親屬上傳身份證明和病情診斷等材料,創建個人求助項目,即可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發動親朋好友籌款。多數眾籌平台的求助項目,發起人可自行設定籌款金額。這些設計雖然極大地便利了患者發起籌款,但由於沒有科學的核查機製,為一些人誇大病情、虛構病情,甚至盜取他人信息進行“詐捐”留下了空間。

  [參考對策]

  中公教育總結:

  第一,作為大病眾籌平台的設計者應當承擔起信息審核第一把關人的責任。可以說,設計者雖然要求提交身份證明和診斷材料等有效證明,但在實踐中發現,由於人員不足和專業背景缺失,這些把關手段很容易被“詐捐”者突破。為此,大病眾籌平台應該通過完善平台功能設計,增加更有分量的核驗手段。同時,對於資金募集的代管等環節,眾籌平台的設計者也應製訂明確的監管規則,規避挪用資金的嫌疑。

  第二,醫療服務和互聯網主管部門應當有所作為。一方麵,大病眾籌平台如果利用得好,完全可以成為借助社會力量解決患者大病負擔的有效渠道。盡管我國已經建立起大病醫保的兜底網絡,但大病保險仍在不斷拓展覆蓋範圍和病種,目前還難以覆蓋所有的大病患者,社會力量、社會愛心完全可以在這方麵有所作為。並且大病眾籌平台提供了一種便捷高效的嚐試,有關主管部門完全可以通過加強規範和扶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大病救治。

  第三,有關主管部門更應該加大涉嫌詐捐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及時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維護廣大愛心人士的合法權益。治理大病眾籌平台也是互聯網管理的一部分,決不能讓大病眾籌成為誠信灰色地帶。同時,大病眾籌平台建設不應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需要突出其公益屬性,這就需要主管部門和公益團體的介入,以增強其運行的專業性和規範性。在必要的信息核驗和政策指導方麵,有關醫療機構和政府部門應當提供必要幫助,共同把好事辦好。

beplay2網頁登錄公務員APP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公務員電子周刊

滾動新聞
eol.cn簡介| 聯係方式| 網站聲明| 京ICP證140769號| 京ICP備1204535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