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考筆試結束 1.3萬人在濟寧參加考試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濟寧晚報 作者: 2017-12-11 大 中 小
12月10日,2018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拉開大幕。來自濟寧周邊及多個縣市區的1.3萬餘名考生在濟寧9個考點、443個考場,展開了一場筆尖上的較量。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8年國考行測考題與時事無縫接軌,關注最新動態,聚焦“一帶一路”國家民生數據、移動互聯網支付數據、城市綠化數據等,申論考試則考查了智能製造、城市建設社會熱點。
查詢成績 2018年1月中下旬
考生可憑本人身份證號和準考證號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公共科目筆試成績、最低合格分數線和進入麵試人員名單。
麵試 一般在2018年3月底前進行
筆試成績公布後,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將根據《招考簡章》確定的麵試人員比例,麵試具體時間由招錄機關確定。
行測考題妙,申論考智造
今年行測的常識判斷部分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個人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曆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麵,題目涉及知識點多元,且考查方式靈活。副省和地市級常識判斷的考題雖然均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曆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麵,但是各類知識點考查比例上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法律部分,地市試卷常識判斷部分法律題占比較大,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在常識判斷部分,2018年的考題更是貼近生活,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入手考查各個學科的知識點,例如以旅遊路線引出世界地理的考點。一名考生告訴記者,國考的部分題目出得特別“妙”,必須有較高的基本素養,不僅要掌握常規知識點,還要具備宏觀的知識結構和臨場的應變發揮能力,隻有這樣才能順利答題。
今年的申論,副省級聚焦智能製造,地市級關注城市建設。近幾年,智能製造正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在中國,智能製造正在成為我國高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考生小呂告訴記者,當她打開申論試卷看到“智能製造”四個字的時候,心情瞬間放鬆了不少,答題時發揮也不錯。“在備考時,我翻看了很多有關‘智能製造’的資料,自己還寫了一個模板,而這些資料和模板都成了我這次申論的素材,可以說,這次的申論題是意料之中的。”小呂說。
堅定的考公族 毅然“裸辭”,全心備戰考試
12月10日上午8時,距離開考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記者在濟寧技師學院考點看到,這裏已聚集了不少考生。有的在看複習資料,有的正和同伴聊天。
在一旁顯得有些緊張的小黃告訴記者,這次的考試對於他而言“壓力不小”,為了備戰公務員考試,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裸辭”。“我大學學的是環境工程,是比較冷門的專業,之前的工作和所學專業沒有一點關係,總感覺四年大學不能白讀了。”小黃說,這次他報考的單位與所學專業對口,以後的發展前景也比原先的工作好。
今年32歲的琦琦目前在一家事業單位,從事代課老師的工作。雖然她所報考的崗位招錄比達到200:1,但她還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在體製內工作了五六年的時間了,覺得自己的性格比較適合在政府機關工作。這次來參加公務員考試,也是希望今後的發展平台更好。”
與職場“老人”的“背水一戰”相比,更多的畢業生把考公務員當作就業的一種選擇。曲師大研三的小魏告訴記者,目前,她手裏有四五家公司的錄取通知書,考公務員隻是為了鍛煉一下自己,順便檢驗一下實力。
執著的陪考族 隻要孩子想考,考幾次都支持
臨近開考,考生們有序進入考場,考場外,不少陪考的家長仍緊張又殷切地向考場內張望著。盡管不如高考的“陪考大軍”壯觀,但他們望子成龍的心情同樣溢於言表,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舉雙手”支持孩子報考公務員,他們普遍認為,公務員是一個穩定的“飯碗”,孩子未來生活有保障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閨女畢業後找了幾份工作都不太理想,公務員相對於其他工作來說,雖然收入可能不太多,但非常穩定,也適合女孩子。”家長武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的工作是頭等大事,公務員可以說是最理想的選擇,家人對孩子考公務員都表示鼓勵支持,即使今年失利了也沒關係,積累一些經驗,來年可以再考。
來自泗水的丁強目送著女朋友進了考場,一直在校門口等待。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女朋友都是泗水人,女朋友學的是生物工程專業,能報的職位很少,這次報考的是外地。“如果她能考上,我會和她一塊去外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