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王庭槐校長主持講座並致辭
王庭槐致歡迎辭,介紹了著名詞曲作家、著名音樂製作人、文學創作一級作家,中山大學第二校歌、校友之歌《山高水長》作者陳小奇在音樂領域的卓越成績和學術貢獻,並對陳小奇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和開設學術講座表示由衷的歡迎和感謝。他表示,陳小奇教授的到來將為我校音樂教學教育事業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助推我校的美育教育和音樂係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
隨後,人事處簡庚榮處長在聘任儀式上宣讀聘任文件,王庭槐校長為陳小奇教授頒發聘書。
陳小奇講授以“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暨我的詞曲創作”為主題的學術講座。他以音樂發展史為線索,介紹了中西方音樂的不同之處,將流行音樂的發展曆程娓娓道來,引導同學們突破時空束縛,用心感受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獨特魅力。
陳小奇表示,音樂形態的演變離不開社會進程中的文化變遷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講座中,他將該理念與不同的音樂發展特點相結合,使同學們對流行音樂的發展曆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談到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萌芽及發展史時,他詳細地對廣東流行音樂四十年來的發展作出論述和專業闡釋,讓在場同學們深刻地領悟到中國風音樂和廣東本土流行音樂的魅力。
校長王庭槐(左一)、黨委書記周雲(右一)為陳小奇教授夫婦獻花
陳小奇還結合自身經曆,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從戲劇編輯到成為填詞作曲的音樂製作人的艱辛且有趣的曆程。麵對當時社會對流行樂的偏見,陳小奇勇擔流行音樂的大旗,致力於用有內涵、有深度、有時代感的作品改變外界對流行音樂的刻板印象,以一首又一首家喻戶曉的金曲為我國流行音樂後續的發展打下基礎。
講座過程中,陳小奇通過播放原創音樂作品,講述自己的創作經曆和趣聞軼事,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靈感源泉與創作心得,引起了廣大師生的熱烈反響和共鳴。講座現場,掌聲不斷,經久不息。
在互動環節,現場師生踴躍舉手提問交流,氣氛熱烈融洽。
學生:為什麼有些院係的學生作為音樂領域的“外行人”,填詞作曲的水平卻高過一些科班出身的人?
陳小奇:想要獲得音樂作品的成果離不開努力、命運和天賦。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多思考,多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天賦去主動“找路子”,並通過日常的積累與實踐增加創作經驗。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是進門容易、脫穎而出難。所以無論是從事何專業,如果想要在某一領域有所突破,都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天賦所在,並持之以恒地思考、實踐。
學生:您對“新中國風”的音樂風格是怎樣理解的呢?
陳小奇:“新中國風”的出現與流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提升。但由於有些人為了寫中國風歌曲,而將一些曆史相關的素材進行拚接,導致了歌曲質量的不理想。若想寫出好的中國風格去,應該廣泛閱讀、認真構思、仔細打磨、推敲細節,才能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悠久曆史中的閃光點展現出來。
學生:音樂創作時遇到“瓶頸”怎麼辦?
陳小奇:如果是自己自由創作時遇到“瓶頸”,我會選擇暫時擱置,等一段時間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個作品,尋找新的靈感與思路。但如果是受人之托的命題創作,我會嚐試打開思維,學會“繞道而行”,從多角度“找路子”繼續創作。若仍找不到靈感,這就需要依靠經驗來駕馭題材了。
講座尾聲,陳小奇教授應王庭槐校長盛情邀請,親自擔當合唱指揮,全場師生合唱中山大學第二校歌、校友之歌《山高水長》。“山高水長,根深葉茂,上下求索,海納百川……”這首歌為陳小奇在中山大學建校75周年時所著,蒼勁的歌詞和悠揚的旋律已陪伴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度過了無數寶貴的大學時光,代代學子不忘恩師之教誨、中大之校風。活動現場,熟悉的旋律與歌詞再次響起,優美的音樂伴隨著現場師生富有感情的合唱,音律悠揚,讓人為之動容。
會後,陳小奇一行在學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蔡照波藝術館,對我校的美育工作情況、特色成果、文化氛圍等方麵表示讚賞。
王庭槐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宴,更為我校師生與音樂大師麵對麵交流與感悟的音樂魅力提供了平台。學校將繼續堅持“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育工作,營造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也希望我們的學生聽了這場大師講座之後,在啟迪中思考鑽研、付諸行動,相關學科專業能培養出像陳小奇教授一樣優秀的音樂人才。
主講人簡介:
陳小奇,我國著名詞曲作家、著名音樂製作人、文學創作一級作家,廣州陳小奇音樂有限公司總監。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係,同年進入中國唱片總公司廣州分公司,曆任戲曲編輯、音樂編輯、藝術團團長、企劃部主任等職,1993年調任太平洋影音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1997年調任廣州電視台音樂總監,同年創建廣州陳小奇音樂有限公司。
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廣東省文史館館員。
曾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
曾獲中國十大詞曲作家獎、中國最傑出音樂人獎、中國金唱片獎最佳音樂人獎及當代嶺南文化名人等榮譽稱號,被譽為中國流行樂壇的一代宗師及廣東流行音樂的領軍人。
1983 年開始流行歌曲創作,作品橫跨四個年代,包括國語歌曲、潮語歌曲、客家話歌曲、粵語歌曲等;有兩千餘首作品問世,約200首作品分獲“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十大金曲”等各類獎項;其作品以典雅、空靈、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南派藝術風格獨步大陸樂壇。
代表作品有:《濤聲依舊》《大哥你好嗎》《九九女兒紅》《我不想說》《高原紅》《煙花三月》《夢江南》《山溝溝》《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擁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橋柳》《七月火把節》,及兒童歌曲《三個和尚》《馬蘭謠》,太陽神企業形象歌曲《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中山大學的第二校歌、校友之歌《山高水長》等。其中《濤聲依舊》自問世以來迅速風靡海內外,久唱不衰,成為大陸流行歌曲的經典作品,並與《我不想說》一起分別入選“中國改革開放20年、30年、40年金曲獎”;《跨越巔峰》《又見彩虹》和《矯健大中華》則分別被評選為首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會歌、第九屆全國運動會會歌和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會歌;《高原紅》(詞曲)、《又見彩虹》(作詞)獲中國音樂界最高獎項“金鍾獎”;作為製作人製作的原創專輯《阿咪囉囉》(容中爾甲演唱)獲中國金唱片獎最佳製作獎;其與梁軍合作的大型民係風情歌舞《客家意象》音樂獲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特別獎。
作為製作人及製作總監,先後推出甘蘋、李春波、陳明、張萌萌、林萍、伊揚、光頭李進、陳少華、山鷹組合、廖百威、火風、容中爾甲等著名歌手,其作品也成為了毛寧、楊鈺瑩、那英等著名歌星的成名代表作。
1992年在廣州舉辦了中國流行音樂界的第一次個人作品演唱會,此後又先後在深圳、北京、貴州、汕頭、東莞、梅州以及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廣東衛視等舉辦了多場個人作品演唱會;2014年至2018年分別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矽穀舉辦個人作品演唱會,為中國流行音樂界在國際舉辦個人作品演唱會第一人。
出版了個人作品唱片專輯多部,書籍《草地搖滾-陳小奇作詞歌曲100首》、《濤聲依舊-陳小奇歌詞200首》,音樂理論《中國流行音樂與公民文化-草堂對話》(與陳誌紅合著、獲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陳小奇自書歌詞》書法集兩部等,主編了《廣東流行音樂三十年》叢書、《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年文藝批評叢書-流行音樂卷》、《廣東流行音樂四十年歌曲選》等。
曾應邀擔任哈薩克斯坦第六屆亞洲之聲流行音樂大獎賽中國評委;中央電視台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多次總決賽評委;中國音樂金鍾獎流行音樂大賽多次總決賽評委;中國金唱片獎多次總評委;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多次總決賽評委;上海國際音樂節總決賽評委會主任等多個全國各地歌唱大賽及創作大賽評委。
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廣東廣播電視台、美國紐約華人廣播網、美國僑報,日本朝日新聞社,鳳凰衛視等上百家海內外媒體對其進行了數百次專訪及報道。央視錄製的《向經典致敬-陳小奇專題》於2019年五四運動100年之日向全球播出。
中大新華記者站供稿
文/鄉蔚楠、陳樂橈
圖/馮展豪、王頌雅
審校|劉英
責編|劉贇
編輯|黃要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