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王東曉表示,學院近年來在保護海洋生態係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踐行“兩山理論”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工作。“十四五”期間,將利用學院的多個重大科研平台,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及臨近海域的海洋生態係統研究和保育工作,探索立體協同觀測技術,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海洋觀測技術發展貢獻中大力量。目前,中大海科院結合自身在海洋科學學科的研究優勢,在大灣區鯨豚動物保護、珊瑚礁及紅樹林保育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代表性工作:
助力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促中華白海豚種群與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和諧共生
中華白海豚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珠江口及周邊海域擁有世界上現存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中華白海豚作為大灣區海洋生態係統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的指示物種,其在近海海洋生態係統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對白海豚種群及個體的跟蹤研究一直是學界的難題。
鯨類體內汙染物PCBs呈現下降趨勢,中華白海豚幼豚體內蓄積了相對較高且穩定的TEQDL-PCBs水平,幼豚麵臨較高的PCBs健康風險。
中大海科院海洋鯨類與環境保護研究團隊一直從事中華白海豚的保護研究。該研究團隊采用標記-重捕獲方法辨識了近2400頭中華白海豚個體,並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個體辨別數據庫、遺傳資源庫等,在珠江口及周邊海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團隊負責人吳玉萍教授介紹,為了建立和保證數據庫的更新和完善,海洋鯨類與環境保護研究團隊的考察隊員們每年有超過70天都在海上考察,通過野外考察收集的數據,建立了中華白海豚種群動力學數學模型,發現了中華白海豚種群結構的動態變化規律,闡明了其棲息地選擇特征,探討了種群對生態環境變化的脅迫響應,揭示了中華白海豚的瀕危機製。相關研究成果也為廣東省及珠海市相關政府部門設立中華白海豚保護區、製定相關鯨豚類動物保護政策、為港珠澳大橋等大型海洋工程建設中鯨豚類動物的保護,提供了重要科學支撐,成效顯著,實現大灣區海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汙染物PCBs負荷、代際傳遞規律、劑量-效應關係並結合計算機編程,建立了量化評估PCBs對中華白海豚種群水平影響的IBM模型。現有PCBs汙染水平可導致大灣區中華白海豚種群加速衰退。
促進珊瑚礁保護與開發利用,保護海洋“水下花園”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係統,不但為大量的近海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珊瑚礁生物的生存競爭與進化產生了結構獨特及活性多樣的化合物,是海洋藥物先導化合物的重要寶庫。中大海科院海洋天然產物研究團隊多年來致力於從事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前往國內十餘個紅樹林和珊瑚礁保護區,采集並保藏了來自紅樹林和珊瑚礁生態係統的菌株一萬餘株。團隊負責人劉嵐教授介紹,要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就要保護好海洋生物資源,團隊從2015年開始參加廣東珊瑚礁普查,摸清廣東珊瑚礁生態係統狀況,2018、2019年兩次前往西沙,調查西沙珊瑚礁生態係統,從2016年起,團隊開始對珠江口麵積最大貝克喜鹽草海草床進行調查和保護,堅持對不同季節海草床麵積和覆蓋率進行持續監控,並對海草床微生物進行采樣研究。2021年-2022年,該團隊著手對珠海珊瑚礁生態係統進行全麵調查。摸清珠海珊瑚礁生物資源家底,為今後珠海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規劃提供基礎數據和建設性意見。該團隊承擔國家“海洋生物天然產物化合物庫”建設工作,已保藏海洋化合物2000個以上,建立南海海洋微生物菌株庫,保藏菌株7000餘株。相關化合物庫的建設,將極大促進珊瑚礁保護和利用工作。
中大海科院劉嵐教授團隊在珠海海域水下開展珊瑚礁調研
保護近岸海洋生態資源,守護大灣區海岸安全
大灣區的紅樹林資源十分珍貴,不僅為多種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同時也作為抵禦風暴潮災害的生態屏障,有力地保護了近岸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種新的海岸防護方式,生態海岸防護的效能以及自身穩定性尚不完全明晰,是目前海岸動力地貌學和海岸生態學的交叉研究熱點。”胡湛教授介紹,他率領項目團隊在潮灘生態防護係統的減災機理和係統演變規律等方麵開展了深入研究,為生態海岸防護和紅樹林係統保育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他還依托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聯合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分布調查和演變趨勢研究。結合遙感解譯、現場觀測和數值模擬,闡釋了90年代至今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空間變化規律,為大灣區未來紅樹林生態修複提供基礎支撐。利用自主研發的潮灘衝淤觀測和數值模擬技術,為海陵島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修複提供指導。桂端副教授在南方海洋省實驗室(珠海)資助下成功建立相關的海洋哺乳動物聲學監測係統。鄒世春教授所帶領的海洋環境化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針對痕量汙染物的新型快速檢測方法,並對海水中的多環芳烴、分泌幹擾物等新型汙染物的來源、傳輸轉化過程及毒性效應開展一係列研究,為深入評估大灣區新型汙染物的汙染現狀及潛在生態風險提供有效科學指導。
紅樹林幼苗在廣東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生長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春榮表示,上述海科院近年來在保護海洋生態係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服務大灣區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麵開展了大量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與廣大師生向海圖強的心願、科技興海的責任感以及學院的學科綜合優勢密不可分。同時,院長王東曉介紹了中大海科院在“十四五”期間與海洋生態保護方麵有關的發展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學院將利用學院的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珠江口海洋生態環境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及廣東省海洋資源與近岸工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重大科研平台,探索基於海洋浮標、無人船、海上誌願船、水下AUV等智能平台的立體協同觀測技術,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及臨近海域的海洋生態係統研究和保育工作。
據悉,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近期舉辦的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屆海洋科技文化節係列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包括專題學術沙龍、海洋大講堂,也包括生態調研大賽、海洋科普遊園會、海洋主題攝影比賽和展覽、海洋知識競賽等,麵向校內師生和校外公眾、學生(桂山島、珠海中大附中等)普及海洋生態係統科普知識,宣傳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理念。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活動意在努力引導師生、社會公眾樹立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提升海洋保護意識,共同維護海洋生態,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通訊員 廖喜揚 張恒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