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與語言服務建設聯盟”在廣州以線上方式正式成立。廣州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聯盟單位代表出席成立儀式。
聯盟由粵港澳大灣區33家語言學領域教育科研機構、地市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共同發起。聯盟將立足大灣區語言區情,充分發揮灣區豐富的語言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彙聚語言學研究者、語言文字工作者、基礎教育工作者和語言產業行業人員的智慧,紮實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文字協同體的形成,以高質量的語言文字工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增進港澳地區的文化與國家認同。聯盟是一個聯通粵港澳三地、政產學研協同的語言文字研究與應用創新平台,將重點加強大灣區語言生活和語言服務的學術研究和社會應用,服務大灣區建設和“一國兩製”事業發展,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精神,為提升區域語言服務能力,構建和諧的灣區語言生活貢獻力量。
成立儀式上,確定了架設學術交流平台、支持研究成果發表、組織專項調查研究、開展語言資源建設和合作培養語言人才等聯盟的五項主要工作內容。
聯盟的建設,擬依托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大學三方共建的國家語委科研機構“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作為聯盟的籌備機構及聯盟成立後的秘書處。
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為國家語委科研機構,依托廣州大學建設,在語言服務理論建設和語言生活調查研究方麵已有豐厚的積累,出版國內首部語言服務領域專著《語言服務引論》,研製發布《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2020)》《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服務發展報告(2022)》等國家語委語言生活皮書四種。每年主辦的語言服務高級論壇已成為學術品牌活動。目前正承擔國家語委重大科研項目“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狀況及規劃研究”、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台建設等任務。受教育部語信司委托,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語言文字學術協同機製”專項建設。中心作為聯盟秘書處,將與成員單位共同承擔起聯盟的組織和建設任務。
附:聯盟發起成員單位名單(33家,按音序排列)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
澳門語言產業協會
澳門語言學會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語言科學研究中心
東莞市語言文字工作協會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普通話培訓測試站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廣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協會
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廣州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東南亞中文教師教育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暨南大學文學院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嶺南大學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語言教育中心
香港普通話天地
香港語言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
beplay2網頁登錄 林劍 通訊員 廣大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