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和深圳環境水務集團承辦,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和深水培訓中心組織實施的“2023高職環境/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教師智慧水務管理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國培)”圓滿落幕。此次培訓為期28天,邀請了馬軍院士等20多位行業大咖擔任授課教師,教學內容覆蓋智慧水務、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監測、AI教學技能等多個領域,參觀實踐了包括國家大數據中心、智慧水廠、AI設備企業等十餘個智慧水務建設典型案例,課堂理論教學和行業跟班實踐同步開展,學員滿意度高達99.6%。
材環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李紹峰,副院長羅大為,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培訓中心主任戴少艾共同出席了本次國培班的開班典禮。來自廣東省十餘所高職院校的環境水務專業教師彙聚一堂,開啟了這段問道智慧水務、共謀教學發展的學習旅程。馬軍院士為全體成員帶來了“碳中和願景下綠色低碳生態安全校園建設對策與技術進展”的精彩講座。
此後的學習中,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俞露為大家帶來了“智慧城市:讓每一個人享受科技進步的幸福與美好”主題報告;深圳環水集團總工張金鬆和深圳市水務局信息辦主任吉海分別從企業和政府角度高屋建瓴地為大家展示了深圳智慧水務建設的宏偉藍圖;深圳市龍崗排水總經理劉旭輝、深圳市光明水務副總經理高旭輝等從運營企業角度向學員們展示了智慧供排水係統;北京清環智慧水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冬泉從智慧水務技術研發和設備供應角度做了“排水管網在線監測技術介紹及智慧排水發展前景分析”主題報告;材環學院資深教授朱佳為學員們親身傳授給排水教學經驗並與學員們進行了細致耐心的交流;雙創學院陸亞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產教融合和互聯網+大賽的寶貴經驗。
理論的饕餮盛宴加深了學員們對智慧水務行業的認識和理解,豐富多彩的行業實踐穿插在理論學習中間成就了學員們“讀萬卷書”之後的“行萬裏路”。學員們深入企業,全麵提升智能水務實踐和實操能力,先後參觀了固戍水質淨化廠(二期)、洪湖水質淨化廠、甲子塘水廠、深圳市博銘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智慧水務公司、青山再生水廠參觀、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交流體驗中心、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觀山湖生態文明展館等,足跡遍布了深圳水務行業,還探索了貴州生態大數據建設,感受有別於深圳的智慧生態格局。
本次國培班結業典禮上,學員們分組展示了他們在培訓期間的所學、所曆、所思、所感,學員代表發表了結業感言。
來自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吳怡老師表示:“通過係統性的學習,我們充分見識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水務領域的應用。這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有利於我們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時反饋於教學中。”
來自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的趙蓉老師表示:“在深圳博銘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車間,我們直觀地看到了檢測設備的生產過程,也看到了企業在產品質量與創新上所下的功夫。日常教學會用到這些設備,但對生產過程卻無從知曉,通過這次實地走訪,讓我們對管道檢測設備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趙蓉老師還進行了教學反思:利用AI技術進行排水管道缺陷識別,可以在教學中展開實踐,對於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習效果。
通訊員:高靜思
實習編輯:範文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