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璞玉蒙塵,當以創新擦拭 - 2變3創新設計課程班聚焦傳統手工藝
2022-01-19 13:14:00
長江工業設計中心
   中國人自古以來與自然和諧共生,承載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手工技藝中,就有木雕、貝雕、竹編、藤編等取材於大自然,綠色天然的民間工藝,從中折射出樸素的“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等造物思想與生活哲學。但隨著製造工藝和科技的發展,“耗時費工”的手工藝麵臨逐漸凋敝的境地,其傳承與發展問題亟待解決。

  為了響應國家“振興傳統工藝,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在全社會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號召,《2變3創新設計課程班》聚焦傳統手工藝,第二期第六講於梅州市東雲藤器廠開展。

  來自汕頭恒一、潮庭食品、精燚模具、協勤文具、明日淨化等企業的研發設計人員參加本次課程培訓,在課程導師康富貴的指導下,開啟“2變3”課程“創新設計活化藤編手工藝”學習研討。

 

  學員參觀東雲藤器廠合影

  //

  結緣傳統藤編工藝

  與藤編傳統手工藝的緣分,始於2017年,《2變3創新設計課程班》的發起人李昊宇老師,在帶領學生徐彩玲完成畢業創作的過程中,迷路誤入“東雲藤器廠”,因緣結識廠長劉東雲。

  此後,體現創作者“一物多用,一物久用”概念的畢業作品“Rattan Cradle – Your Life Companion——伴你成長的嬰兒床”在此處誕生,成為當年的優秀畢業設計,也成為東雲藤器廠最亮眼的產品。隨著合作的深入,設計創新與傳統藤編工藝的故事續寫展開……

  《Rattan Cradle – Your Life Companion》

  繼專業課程校企合作,藤的故事專題展覽之後,本次聚焦傳統手工藝的課程再次來到梅州市興寧市水口鎮東雲藤器廠,課程班師生和非遺傳承人劉東雲一起探討藤編手工藝的傳統、現代與未來。

  //

  藤藝產業的窘境,如何破局

  在“藤椅之鄉”—梅州,始終有著一群藤藝人在傳承著已有百年曆史的藤器業,劉東雲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也是今天的主角。130年的技藝傳承既讓劉東雲對傳承的重任有了全新的理解,也對當前市場下的手工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我國工業化生產與技術革新促進了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但同時,技術代替藝術、機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個性、數量代替質量等問題凸顯,“中國製造”呼喚“工匠精神”,提升產品質量。

  劉東雲與學員互動

  然而麵對市場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處在現代製造工藝迅猛發展大環境下的傳統工藝,似乎仍逃脫不了日漸式微的宿命,麵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正如劉東雲所說:“東雲藤器廠裏年齡最大的師傅已有60歲,年紀最輕的也即將步入中年,後繼無人是傳統手工藝行業當下最大問題。”

  由於人才的缺乏,很多與藤編手工業類似的傳統工藝產業都麵臨著堅守還是轉行這一難題。

  活動現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轉變意識,才能解決問題。

  對於“後繼無人”這一問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文化部等部門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通知》中提出:“要發掘和運用傳統工藝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藝理念,豐富傳統工藝的題材和產品種類,提升設計與製作水平,提高產品品質。”近年來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在傳統工藝行業中可以找到答案,傳統工藝以其精美的製作,在部分質量低下的快速消費品流行的今天快速搶占市場。

  用“工匠精神”改變消費者對傳統工藝品做工粗糙的刻板影響,以實現傳統工藝製造業“後繼有人”。東雲藤器廠正是秉持這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當下環境中脫穎而出。精美的“蘋果花”、“八角孔眼紋”、“米字紋”、“魚鱗紋”等裝飾紋樣在藤藝師傅的手底下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對比當下一些冰冷的工業家具產品,這樣的藤製家具是否更有“人情味”,更能體現匠人們的“匠心”呢?

  //

  傳統工藝的現代創新

  身處當下,我們就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融合現代創意和設計,以創新的方式傳承傳統工藝,並推動其持續發展。對於傳統工藝發展方式,劉東雲表示,“傳統工藝品製作過程中工序創新是一個出發點,其次是設計和製作,隻有三者齊頭並進,才能實現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藝、現代設計的結合,最終通過現代表達形式激活藤工藝的生命力。”

  藤材料或許並不新穎,但東雲藤器廠以工藝創新為方向,一直在努力改進藤的製作工藝技術,將其與現代工藝接軌。從選材、切割、蒸騰、折彎、固定到最後的晾曬成品,東雲藤器廠對工序和工藝的改良從未停止。劉東雲向學員舉例,“蒸騰工序是製作藤家具的重要步驟,經蒸煮後的藤可以通過彎曲得到預設弧度,對比從前的火烤彎曲,機器蒸煮成功提高了效率,這是現代科技與傳統行業結合後產生的積極影響。”

  製作工藝

  提升工藝科技水平或許是藤藝這類傳統行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即把以往耗費人力的操作方式與現代科技結合,實現從低效能到高效能的轉變。這也改變了傳統行業費時費力的舊有思維,為傳統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創新隻是第一步,傳統行業要走得更遠,還需要深深紮根於生活。

  “想要振興傳統手工藝,需要的是將其與生活聯係起來,作用於生活,而不是與生活脫節,在這其中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助力。”2019年1月23日,長江工業設計中心與東雲藤器廠聯合舉辦“藤的故事——手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展覽,就是一次很好的案例。這一展覽展出了學生運用藤藝設計和製作的各類現代生活物品,將傳統工藝以全新的麵貌展現在所有人麵前,吸引人們探索這傳承百年的工藝奧秘。

  在廣東省第九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綠色設計獎中,時任中心設計師陳子迪以“如何在環保綠色的設計趨勢下煥發老工藝的新生機”為方向,確定了“讓藤回歸到年輕人出行生活中”這一主題,最終創作了以《回歸》為名的箱包設計,並獲得綠色設計大獎。

  陳子迪《回歸》

  傳統工藝是一塊蒙塵的璞玉,以創新擦拭就可以散發出令人奪目的色彩。

  通過創新的設計理念與設計師的巧思,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古樸典雅的藤製品也成功煥發出了獨具韻味的現代氣息,滿足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需要。這樣的理念一直是《2變3創新設計課程班》所追求的,即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多方優勢後實現支端創新。

  藤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隻待後續的設計師們繼續述說。隨著國人對文化自信的逐漸堅定,腳下悠遠的文脈也逐漸換發出勃勃生機,傳統手工藝行業必將振興。若幹年後當我們回首過去,會發現東雲藤器廠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感謝汕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支持和指導,本係列課程由汕頭市壹誠實教育谘詢有限公司承辦,汕頭大學長江工業設計中心、汕頭市工業設計中心、汕頭市工業設計協會和汕頭市創新工業設計研究院聯合協辦。

  

  課程班部分學員合影

  文字┃張宏宇

  圖片┃陳凱翰、束祥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