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東方國際教育“國際化學校發展趨勢報告解讀”發布會現場)
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不斷升溫
《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國際部(含國際班)數量為1243個,相比2021年淨增加19個,雖然較前幾年增幅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現正增長的趨勢,國際教育行業依然十分活躍。
(圖:60所樣本國際化學校招生數量 來源:《2023年中國國際化學校調研白皮書》)
從60所樣本學校的招生數據來看,2020年疫情暴發後,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招生數量比2019年下滑了6%,並未出現斷崖式下滑。2021年國際化學校的招生情況有所複蘇,招生數量與2019年基本持平;2022年,國際化學校的招生數量猛增,總量遠超疫情之前,比2019年增長了23%。總體看來,近4年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招生呈現穩中有增的態勢。
由此可見,國內家庭對於國際化教育的需求並未因疫情發生根本性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通過國際化學校來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能力,為孩子未來成功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資源分布不均,名校錄取頭部效應明顯
(圖:截至2022年12月,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國際部(含國際班)數量分部情況
來源:《2023年中國國際化學校調研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數量最多的區域是廣東、江蘇、上海和北京,國際化學校數量均過百。而山西、內蒙古、新疆、寧夏、青海等地的國際化學校數量不超過10所,西藏則沒有國際化學校,由此可見,中國內地國際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衡。
相應的,海外名校給中國內地學生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數量分布與國際化學校數量分布大致相當。這是由於國際化學校數量越多的地區,申請留學的學生基數越大,教育資源也往往更豐富,因此名校錄取數量就更多。
比如,2022屆中國內地學生拿到美國常春藤聯盟高校(簡稱藤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共169份,分布在16個省市,其中北上粵蘇陝5個省市拿到藤校錄取通知書共149份,占總量的88.17%。
三大課程體係分布呈倒金字塔型
《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內地開設美國大學理事會認證的AP課程的學校共有391所,分布在78個城市,平均每個城市約有5所認證學校。但從實際分布情況來看,倒金字塔現象十分明顯,排在前三位的北京、上海、深圳AP認證學校數量約占全國總量的30%,有35個城市僅有一所AP認證學校。
獲得牛津AQA、劍橋CAIE以及培生Edexcel授權開設A Level課程的學校共有737所,分布在107個城市,倒金字塔現象依然明顯:排在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共有189所認證學校,占全國總量的28%,有46個城市僅有一所認證學校。
獲得IBDP課程授權的85所中國國際化學校分布在29個城市,數量排在前三位的城市為上海、北京和蘇州,三地共有44所認證學校,占全國總量的50%以上,有16個城市僅有一所認證學校。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內地重點城市在國際課程的選擇方麵以AP課程與A Level課程為主,IBDP課程的數量規模與其他兩類課程差距較大。主要原因在於,IBDP課程的學習難度較高,對學生的各方麵綜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英美仍為留學首選地,競爭日趨激烈
《白皮書》顯示,2022屆中國內地學生收到的本科階段境外大學發放的錄取通知書中,32.08%來自美國大學,35.18%來自英國大學,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大學的比例共計32.74%。可見,英美依然是中國內地學生選擇最多的留學目的地。
據統計,藤校錄取的中國內地學生,托福分數大部分集中在110-115分區間,SAT分數大部分集中在1520分-1560分區間。另外,《白皮書》調研發現,僅憑標化成績難以打動這個檔次的名校的招生官,課外活動經曆的數量和含金量都很重要。
在錄取要求方麵,英國大學和美國大學有較大差距,英國大學更看重學術能力與語言成績。
(圖: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學術與語言要求 來源:《2023年中國國際化學校調研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隨著留學申請人數增長,名校錄取條件普遍水漲船高,同時,申請者提交的語言成績分數越來越高,選擇國際課程的科目越來越多,達標時間也越來越早,競爭激烈程度加劇。
《白皮書》建議,麵對標化成績“內卷”的趨勢,家長需要早決策,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名校錄取率高、有競爭力的國際學校;需要早規劃,選擇適合孩子的課程體係,並做好科目選擇;還需要早準備,提前考出標化成績,如果申請美本名校,還要注重背景同步提升。
世界在變,國際教育的價值不變
疫情之後,全球化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孩子需要具備國際化能力,不斷擁抱新變化,才能在未來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而隨著中國因時因勢調整防疫政策,可以預見國際教育將迎來強勁複蘇。
麵對新趨勢,新東方國際教育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是教學者、規劃者,更是學生的陪伴者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不變的是,新東方國際教育將始終致力於為孩子的成長、成才創造價值,為中國國際教育行業發展、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
(作者、編輯:高富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