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持人洪亮的解說,由廣州天省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天省)師生親手設計和製造的四輛“天省戰車”,沿著田徑場跑道緩緩駛來,駕駛位上的四位學生和校長們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在驚喜的歡呼聲中,天省第十六屆“科技點亮生活,創新成就夢想”科技節正式開幕。
48項學科挑戰賽、多個特色課程成果展,玩嗨了!
建校18年以來,天省特色科技課程已經火力全開,每學期都能生成大大小小百餘個綜合實踐課題,由師生們自主開發和探究。每年的科技節,則成了一場由全校學生共同“主廚”的科技盛宴,豐盛、新鮮、有趣!
本屆科技節共有48項學科挑戰賽項目,包括自製投石器、發射水火箭、雞蛋撞地球、水果電池製作、魔方大戰等,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特點、興趣和愛好,參加相應科技活動,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了解學科知識和科學知識,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特色課程成果展項目就更多了,按照課程特色被分成四大展區:藝術、人文類課程展演,科技 STEM 課程動態展示,人文課程靜態展示和學生優秀作品展示區。每個展示攤位前都熱鬧非凡,介紹課程的老師和學生熱情地與參觀者交流。幾名初一女生一邊逛,一邊不停地喊“大開眼界”!這是她們第一次參加學校的科技節,特別激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裏不僅可以看,更可以上手去做。比如在中草藥栽培課程展示攤位上,不少中草藥愛好者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工具親手研磨、壓製艾柱條,成品還可以帶走;在人工琥珀製作攤位上,同學們自己動手溶解鬆香,搭配各種準備的標本,製作出一個個美麗的琥珀……
為了豐富科普活動,學校還邀請了校外的專家和機構,如科普講座、科技大篷車、廣州能源所和華南植物園科普人員進校園,學校科技館全天向全校師生開放,增長同學們的見識,引導同學們主動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科學。
豐富的特色課程、多彩的成果作品、濃厚的科學氛圍,不僅展現了天省學子對科創未來的熱愛和追求,更體現了天省“科技發展人”和“格源科技”的教育特色,以及科技教育活動和探究創新性學習的成果。
四輛創意車,傳承天省優良科創基因
在本屆科技節上,最先亮相的四輛創意車堪稱亮點。它們全部由曆屆天省學子親手設計和製造,不僅是天省科技教育發展的見證者,也體現了學校優良科創基因的傳承。
四輛車全都秉承節能環保理念,並且各有創新:1號折疊式太陽能綠道悠閑車製作於2012年5月,能源清潔環保,可折疊,曾斬獲2014年廣州市青少年科普互動大舞台——創新發明擂台賽一等獎、第三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意與發明大賽二等獎;2號中國豹坦克車製作於2013年8月,外形炫酷吸睛,用料秉承節能環保的理念:坦克上的座椅是學校中常見的木製學生座椅、外殼的大炮是鐵罐廢品等;3號太陽能汽車製作於2014年5月,通過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化成需要的動力能源,同時體現環保概念,例如電車的座椅是來源於學校遺棄的椅子。曾榮獲青少年科技大賽創新大賽一等獎;4號智能跑車是高中部四位同學利用寒假以及課餘時間,曆經5個月的時間,於2022年5月製造出來的。這是一輛過程秉持節能、環保的理念並且速度可達45km/h的電動跑車,座椅是損壞嚴重的教室座椅改裝而來;作為跑車支撐的木板也是取材於學校更換下來的床板;跑車使用的各種金屬材料來源於學校遺棄的金屬材料。跑車還增加了語音控製功能,使用者可以通過語音進行車的部分功能的控製。
科技節期間,四輛創意車在圖書館廣場進行展出,吸引了不少師生試駕和拍照打卡。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創新人才培養
據天省教學處副主任、科技節總負責人楊瓊介紹,本屆科技節各項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旨在搭建一個展示學習成果、創新實踐、拓寬科技視野的舞台,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推進天省科技教育進一步發展。
楊瓊表示,天省作為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基地,每年舉行科技節、科普開放日等科技活動,定期開展“人工智能創客課程”培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今後天省還將與大學合作創建多個實驗室,開展學術興趣與素養培育導師製計劃,進一步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
beplay2網頁登錄 林劍 通訊員 閆雲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