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關於印發《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的通知
2019-01-07 22:03:00
廣東省教育廳

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各高等學校,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現將《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東省教育廳

2018年12月13日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

  為全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全麵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教基二〔2014〕11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粵府〔2016〕17號),適應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新形勢新要求,結合我省實際,製定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一、目的意義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麵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製度。主要任務是整體反映普通高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和個性特長發展情況,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為學生畢業和升學提供重要參考。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有利於促進學校和教師把握學生成長規律,確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發展觀和評價觀,切實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有利於促進評價方式改革,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為高校科學選才提供重要參考;有利於促進學生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規劃人生,積極主動地多樣化健康發展;有利於社會和家庭形成正確的育人觀,為基礎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實施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和指導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祖國和中國共產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和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和成長需要,關注成長過程,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優勢,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二)堅持全麵發展與個性發展。關注學生健康、多樣發展,既重視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麵的全麵發展,也反映學生個體的主要特點和突出表現;不僅麵向全體學生,還要為每一個學生提出有針對性、適合其發展的具體建議,促進人人成才。

  (三)堅持真實客觀和公正有效。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客觀真實。堅持公正性,嚴格規範評價程序,注重師生全員參與,強化有效監督,確保評價過程公開透明,評價結果公平公正。堅持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聚焦可觀察可評價的有效行為,確保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可信可用。

  三、評價內容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反映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全麵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為習慣等方麵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參與黨團活動、集體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和誌願服務等活動的內容、次數、時間,如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幫助,到福利院、醫院和社會救助機構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為賽會保障和環境保護等活動做誌願者。學校對於嚴重欺淩事件中的欺淩者,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個人檔案。

  (二)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等。重點記錄國家課程的修習內容和學業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地方和校本課程學習內容和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安全素養等。身體健康方麵重點記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日常校園體育活動表現、體育運動技能掌握、體育愛好項目訓練及參賽情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心理健康方麵重點記錄學生的自我認知發展、情緒控製、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發展,以及應對困難和挫折等的具體表現;安全素養方麵重點記錄學生參加安全教育、應急演練,養成安全行為習慣,學習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情況。

  (四)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記錄學生在音樂、美術(手工藝)、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播音主持等方麵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經曆與成果,以及對生活美學的領悟與踐行等。

  (五)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在社會生活中的動手操作、體驗經曆等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生活技能、生產勞動、職業體驗、軍訓、社會考察、勤工儉學、參觀學習、研學旅行、設計製作和各種調查研究等的活動情況,以及養成的能力和形成的成果等。重點記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次數、時間,形成的調查報告和作品等。

  四、評價方式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采取寫實記錄、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寫實記錄。寫實記錄是學生在思想品德發展、藝術素養提升、研究性學習、體育運動、科技創新實踐、參與社會服務等方麵活動的記錄,包括對事件的客觀記錄、自己內心體驗與感受以及活動形成的成果。一般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客觀記錄在成長過程中集中反映自身綜合素質發展過程與結果的關鍵事件,以及相關證據材料等,一般性活動不必記錄。寫實記錄采取“誰記錄,誰負責”的原則,材料須客觀真實、有據可查。

  (二)自我陳述。自我陳述是學生在對自己的成長記錄及相關佐證材料進行整理遴選的基礎上撰寫的,是對自我成長過程的總結梳理,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的過程。每到學期結束前,學生要對自己在過去一個學期的綜合素質發展、興趣發展、個性成長等方麵的情況做綜合陳述。自我陳述要突出個性特長,有重點地介紹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用證據說話,有助於他人在較短時間客觀全麵地了解陳述者,並留下深刻印象,避免泛泛而談。

  (三)教師評語。教師評語是教師在全麵了解學生個體成長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分析學生發展的信息,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發展水平的個性化評價。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反映學生的變化,突出正麵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教師評語要客觀準確,言之有據,揭示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評語內容包括綜述、個性特點描述和建議三方麵。學期教師評語由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社團指導教師、學生發展指導教師等共同承擔,具體由學校統籌安排;畢業評語反映學生高中階段整體發展情況,由班主任填寫。

  五、評價程序

  (一)寫實記錄與信息錄入。學生在教師、家長指導下,隨時在省beplay體育手機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稱信息平台)錄入個人綜合素質成長各方麵的真實記錄。在學校審核確定前,學生可修改完善個人的寫實記錄。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組織的活動,采取“誰實施,誰記錄”的方式,活動結束後,相關部門或學校應及時將學生參與情況統一錄入信息平台。

  (二)整理遴選。每學期末,班主任及相關教師指導學生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以及其他有關材料,補充完善有關佐證材料。用於招生使用的由學生填報的材料,須學生簽字確認(或通過信息平台在線確認)。

  (三)公示確認。每學期末,學校對遴選出來的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寫實記錄材料在信息平台或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公示。公示期結束後,無異議的成長記錄由學校審核確認;有異議的,由學校組織複核,無異議後再審核確認。寫實記錄材料一經審核確認,不得更改。

  (四)形成檔案。各地要根據省教育廳製定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格式,指導學校基於學生發展的年齡階段特征,因地製宜,科學確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為每位學生建立規範的《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見附件)。

  檔案主要包括:(1)主要的成長記錄,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麵的突出表現;(2)學生自我陳述;(3)教師評語;(4)典型事實材料;(5)公示情況。

  檔案材料關鍵要突出重點,主要記錄學生的相關特長、突出事跡、優秀表現等情況,如果出現填報項目沒有具體表現或表現不突出的情況,內容可以空缺,避免麵麵俱到。

  六、評價的使用

  (一)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指引。普通高中學校領導、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綜合素質評價過程的教育功能,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多樣化健康發展。

  (二)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要按照“誰提供,誰負責”“誰使用,誰評價”的原則,把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其報考普通高校電子檔案內容之一,供高校招生錄取時使用。高校招生錄取時要根據本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製定科學規範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使用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在使用相關評價材料時,高校要組織教師等專業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采取集體評議等方式做出客觀評價,並以此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三)作為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部門要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內容,並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重要參考。普通高中要全麵落實素質教育,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尤其是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課程的開設,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活動,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提供多樣化發展平台。

  七、措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麵落實素質教育,深化考試評價製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要加強專業指導,協調各方麵專業力量,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研究,為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強宣傳引導,爭取更多的社會機構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支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素質提升機會和平台。要加強督導,將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納入教育督導,組織責任督學開展定期專項督導和日常檢查指導。

  (二)堅持常態化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學校具體實施。學校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學生成長指導和記錄規章製度,製定切實可行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措施以及實施辦法,建立綜合素質評價責任製。建立由年級長、班主任、相關教師、學生代表等組成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所在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及時記錄和收集整理有關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自主發展,避免集中突擊。要充分發揮學校黨、團、學生組織和家委會的作用。學校要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納入教師工作量考核,引導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到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去。各地要立足實際,因地製宜,遴選建設一批社會實踐基地、勞動基地,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提供載體和支撐。

  (三)開展全員培訓。要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納入教師全員培訓內容,正確把握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評價方式、評價程序等方麵,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客觀公正、健康有序進行。要加強對信息平台操作使用的培訓,使管理者、教師、學生等能夠有效使用平台,規範有序地填報有關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等信息。要加強教師利用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及時了解學生成長情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指引學生健康成長的能力。全體教師要積極學習綜合素質評價有關文件,全麵掌握綜合素質評價的改革精神,共同形成教育改革合力。

  (四)加強信息化管理。省教育廳將研發和建立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加強與現有相關信息係統對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和督促學校積極應用信息平台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加強信息安全管理。由外省(區、市)轉學進入我省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其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經市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後導入信息平台。

  (五)建立健全監督機製。建立學校和個人誠信承諾製度,教師和學生分別與學校簽訂誠信承諾責任書,引導學校、教師和學生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建立公示製度,學校要及時將綜合素質的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程序、規章製度以及相關人員等予以公示,提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透明度。要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材料的公示辦法,既要保障學生合法權益與信息隱私,也要暢通舉報渠道,確保材料真實可信。建立健全學生權利救濟機製,學生或其監護人等對評價結果或學校評價工作有異議的,可向學校提出申訴,學校要依法依規進行核查確認並反饋意見。教育行政部門要完善相應的監督機製,公開舉報電話和網站。建立誠信責任追究製度,對存在提供不實證明等弄虛作假行為的社會機構、學校、學生等相關單位和個人,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違反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本辦法自2019年1月13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粵教考〔2016〕11號)同時廢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0-12-07 14:38
山西省教育廳 2020-08-28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