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重溫黨史輝煌,鑄就時代擔當——音樂學院2024年暑假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2024-09-24 14:18:00

  一、前言 

  在曆史的長河中,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曆程如同一座璀璨的燈塔,照亮了國家前行的道路,也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黨的光輝曆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音樂學院紅韻黨史實踐團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二、實踐目的 

  黨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不懈奮鬥的曆程。通過學習,能深刻認識到黨的理想信念的堅定性和崇高性,從而為自己的人生確立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了眾多偉大精神,如紅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學習黨史可以傳承這些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奮鬥熱情。黨的曆史中還充滿了各種重大決策和戰略選擇,這些決策和選擇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學習黨史可以從中汲取領導智慧、管理智慧、創新智慧等,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借鑒。為了深刻了解、學習黨史,實踐團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黨史學習教育”暑假社會實踐。實踐團立足於家鄉,通過訪談紅色人物、參觀博物館、故居、觀看紅色電影等方式積極參與本次社會實踐。作為新時代青年,通過學習黨史,了解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廣大黨員和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同時以史為鑒,激勵人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團結一心,共同拚搏,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實踐內容 

  (一)訪談紅色人物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如璀璨星辰,照亮著黑暗的歲月;他們似熊熊烈火,燃燒出希望的光芒。 

  實踐團成員王鈺淇於2024年7月7日,懷著崇敬與期待之情,有幸走進這樣一位紅色人物——來自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梁垛鎮的鄭興鑒老先生家中。在采訪中了解到:鄭興鑒老先生生於1927年,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於二十四軍七十二師二十六團,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在上甘嶺反擊戰中榮獲兩次二等功,現腿部仍有數十枚彈片尚未取出。通過鄭老先生的口述,實踐團得知鄭老先生的生平和經曆。他在朝鮮戰場上消滅了敵軍一個排並帶回了12個俘虜,在腿部中彈的情況下,還消滅了敵軍的一個班並再次帶回4名俘虜,光榮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當實踐團疑問是什麼支撐著鄭老先生一次又一次英勇地上戰場時,他表示“雖怕,但是不得不上,因為我是一名黨員,有事黨員帶頭,不能退縮”。而在戰場中記憶最深的是,一天夜晚打仗時,敵我雙方均不清楚對方的人數和行進路線,隻能摸黑打,也是在此次戰爭中,鄭老先生不幸重傷,滾下了山頭,從此與團內失去聯係,但幸運的是,鄭老先生被送去了後方的沈陽醫院進行療傷並撿回一條命,但團內並不知情,以為他不幸戰死戰場,將他的日常用品送回了老家。當被問及對於現在的生活有何改變時,鄭老先生說“現在的生活很好,回首戰場生活,真的是非常艱苦的,沒有食物,6月的戰場,戰士們還是穿著棉衣,因為與敵軍所占領的山頭靠得太近,即便是夜晚也不敢輕舉妄動的”。在采訪的最後,鄭老先生語重心長與實踐團說道:希望當代大學生能夠更多地去了解戰爭經過,銘記曆史,讓人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並希望我們能夠在新時代裏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為國家和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參觀各地紅色博物館 

  參觀紅色博物館,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曆史的回望,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次穿越時空與曆史的對話。 

  (1)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來到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探尋那些英勇烈士們的壯麗傳奇。 

  在這裏,她們感受到了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那段艱苦歲月中英雄們的堅毅與勇氣。展廳裏,一張張老照片記錄了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勇士們的不凡經曆。其中一位英勇的烈士引人注目,他就是楊誌銳烈士。楊誌銳,是當時中國空軍的一名年輕飛行員。他懷揣著報國之誌,毅然投身空軍事業。在抗日戰爭中,他駕駛著戰機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空戰。在一次戰鬥中,他的戰機被敵機擊中,但他依然堅持戰鬥,最終與敵機同歸於盡。這,是他對國家的態度;南京美同學表示在紀念館的核心區域,她駐足在一架架複原的戰鬥機前,這些飛機雖然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它們見證了那段曆史的慘烈與偉大。她說她能夠想象到,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些飛機是如何在藍天中與敵人殊死搏鬥,保衛著我們的家園。而駕駛這些飛機的烈士們,更是以他們的生命為代價,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凱歌。在參觀過程中,她們還聽到了講解員對那段曆史的生動講述。他們用生動的語言和感人的故事,讓兩位同學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曆史的艱辛和英雄們的偉大。

 

  (2)馬陵山革命舊址 

  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紅色文化,實踐團成員顧天雯來到了她的家鄉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的馬陵山革命舊址進行實地的參觀學習。 

  其中三仙洞是1946年陳毅元帥在馬陵山指揮宿北大戰的前沿指揮所舊址。1982年3月25日,授予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近現代曆史遺跡及革命紀念建築物。而宿北大戰紀念碑亭建於1996年,宿北大戰勝利50周年紀念。碑的高度為19.46米,寓意宿北大戰發生的時間是1946年。碑的整體是仿和平鍾的造型,寓意警鍾長鳴,警示後人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碑身最頂端有日月同輝的標記,寓意在戰爭中犧牲的烈士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石碑上鐫刻著“宿北大戰紀念碑”七個大字,是由全國軍委原副主席張震所題寫的。顧天雯同學表示,回看一張張曆史照片,使她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始終不渝堅定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一生的革命精神。並且通過這次參觀學習馬陵山紅色文化,讓她也更加詳細深刻地理解了紅色文化背後的時代內涵與價值。

 

  (3)參觀寶應博物館 

  實踐團成員阮建超來到寶應博物館尋找屬於他內心的紅色記憶和紅色精神。 

  阮建超同學表示當踏入寶應博物館的那一刻起,他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步入了一個充滿紅色記憶與革命精神的世界。同時,通過此次的參觀學習也讓他對家鄉寶應地區的紅色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館內,那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革命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曆史的天空,也照亮了他的內心。它們無聲地訴說著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不懈努力。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便是援越戰爭,在援越戰爭中,有不少寶應籍戰士做出了貢獻和犧牲。1984年7月,寶應籍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戰士們赴老山前線,同敵人展開了英勇搏鬥,在近2年的戰鬥中,寶應籍的戰士們先後取得了115,211和攻打小尖山等諸多戰役的勝利。阮建超同學表示,這些寶應籍戰士們在援越戰爭中展現出了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精神,他們為了國家的利益和榮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敬仰。

 

  (4)參觀蕪湖博物館和王稼祥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楊強和王開峰來到蕪湖博物館和王稼祥紀念館,尋找屬於蕪湖這座城市的紅色故事。 

  蕪湖博物館不僅是一座集展示、教育、研究、收藏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更是一個讓我們深入了解蕪湖地區革命曆史文化的窗口。楊強同學介紹,蕪湖與新文化運動有著緊密聯係,在新文化運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蕪湖地處長江流域,交通便利,信息傳播相對較快,使得其成為新思想傳播的主要前沿,這也給當地民眾帶來了新文化運動的新思潮,新理念,讓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在蕪湖得以傳播和紮根;也正是為如此,蕪湖吸引了一批文化名人,他們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推動當地文化的發展和思想的變革。這也讓楊強同學為他的家鄉倍感自豪。通過參觀王稼祥紀念館,王開峰同學了解到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的生平事跡,感受到了他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立黨為公、光明正大的崇高革命品德和優良作風。通過這些革命先輩的精神風貌深深感染了他,使他更加堅定了學習他們優秀品質的決心。

 

  (5)沛縣的紅色故事 

  實踐團成員孟玉涵回到自己的家鄉沛縣,講述了屬於沛縣的紅色故事。 

  沛縣,位於江蘇省北部,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這裏就是兵家 必爭之地,因此留下了豐富的曆史遺跡和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其中讓她印象最深的還是“護送陳毅的故事”: 1945年10月,湖西軍分區接到“接送首長過微山湖”的指令,命令十三團負責接送。十三團團長苟先學將任務交給一營二連機槍排長、沛籍人胡玉勝。當時信息保密,胡玉勝不知道首長是誰,隻見首長騎著一匹黑裏發紅的戰馬,前後有六個人。晚上八時許,胡玉勝帶領隊伍安全到達湖西岸的豐樂村,並將首長安排在地主家西屋。胡玉勝布置好崗哨,整夜未合眼,多次巡查。次日早晨6點吃過早飯,胡玉勝一行把首長安全護送到湖東邵集。回來路上,胡玉勝才得知這位首長是陳毅。後來,胡玉勝回到原部隊,轉戰南北。淮海戰役時因腿傷致殘,回到家鄉耕田種地,默默無聞幾十年,他生活簡樸,從未向組織伸手要補助,還教育孩子要知足,不給組織添麻煩。孟玉涵同學表示,在戰爭年代,還有很多像胡玉勝這樣默默無聞的人,他們雖不是名聲在外,戰功赫赫,但也是在默默做好自己的任務。他們身上的質樸也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6)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李思琦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找尋屬於她心中的震撼。 

  當她走到紀念館外,映入眼前的是厚重的紀念館地標和飄揚的五星紅旗,整個建築呈“凹”字,被鋼結構與玻璃包圍起來,花崗岩烘托了濃厚的曆史氣息。在大廳門口,一幅浮雕牆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麵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她看到了在抗戰時期,青年誌士和勞苦大眾共同發起的保家衛國運動,能夠想到那些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來到展廳中,代表革命曆史的長廊給我心靈很大的震撼,每一個人物、事件背後仿佛都有著悲壯的故事,它們共同組成了我們百年奮進史,在曆史的掩映下,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的變化,可以看到革命戰士矢誌不渝的奮鬥決心,浴血奮戰之後必有讚歌,之後我們更是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迎來了今天的繁榮昌盛。李思琦同學表示,在離開展廳時她的內心一直無法平靜。作為和平時期的新青年,她很難想象當時的戰鬥有多慘烈,國家承受著多麼困難的狀況,革命戰爭代表著中華民族不甘奴役,不甘屈服的開端,更促成了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敵。而我們這些新時代好青年,更應奮發圖強,牢記革命精神,不貪安逸,而要居安思危,勇於麵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夢想走去,一步一步走下去。 

  (7)開封與劉少奇的悲痛故事 

  實踐團成員李一博前往家鄉開封,講述了開封與劉少奇的悲痛故事。 

  “文化大革命”時期,劉少奇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劉少奇同誌被秘密送到開封,在位於開封市北土街10號的原同合裕銀號“監護”。在開封期間,劉少奇同誌的處境艱難,遭受著非人的待遇,身心受到極大摧殘。1993年10月,在劉少奇同誌誕辰95周年之際,劉少奇銅像落成並揭幕。

 

  (8)常州青果巷裏的名人故事 

  實踐團我組成員蔣欣燁來到常州青果巷,找尋青果巷裏的名人故事。 

  來到瞿秋白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於瞿秋白先生的介紹,他的事跡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瞿秋白以他的智慧和勇氣,在黑暗與動蕩中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探訪青果巷,不僅是一次對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與成長的洗禮。從這條巷子走出來的瞿秋白、周有光、趙元任,劉國鈞等先生的事跡與精神,如同海上高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們教會了蔣欣燁同學堅定信念、勇於探索、開放包容、跨界融合的重要性。也更讓我深刻地明白為什麼青果巷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譽。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斷進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觀看紅色電影 

  紅色電影承載著曆史的記憶與精神的傳承。當熒幕亮起時,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些波瀾壯闊的歲月。在光影交錯中,感受先輩們的熱血與奉獻,領悟紅色精神的深刻內涵。我組成員觀看了《建國大業》《長津湖》《1921》等多部紅色電影。同學們都表示,每一部紅色電影的背後都有著一件在中國曆史上的重大事件,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也隻是將書本上的事件搬上銀幕,讓我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國家這一路走來的不易。

 

  四、實踐總結

  通過這次黨史學習,實踐團成員都深刻感悟到黨的光輝曆程與偉大成就。在曆史的長河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堅定的信念、無畏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引領著中國人民不斷前進。實踐團要以此實踐為契機,將黨史中的寶貴經驗和精神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要不忘初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跑好屬於我們的這一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音樂學院 王鈺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