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師資配置,破解城鄉不均衡
廣州市學校美育調研項目專家們通過調研發現,城鄉師資配置差距大,藝術教師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是當前廣州市美育師資建設的難題。為了破解這個難題,近年來,廣州市教育局積極統籌部署和設計全市藝術師資配置,創新探索了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高校、藝術專業團體和社會機構的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
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林海英介紹,廣州目前從配齊、提質、整合三方麵入手,破解藝術師資短缺問題:重點補充農村地區鎮(鄉)beplay體育手機的師資;以協同培養師資的新機製來提高師資整體水平和素質;整合各方資源充實師資教學力量。2019年秋,市教育局選派143名音樂、美術教師重點扶持農村beplay體育手機,帶動指導各區探索多種路徑破解學校藝術師資配置不足的‘老大難’問題。
此外,廣州市全力開展藝術課堂教學“傳、幫、帶”,鼓勵骨幹教師“以老帶新”開展優質課例研討,幫助年輕教師成長。如海珠區在師資培訓方麵采取“目標分級、教研分層、研訓一體、梯級推進”的教研措施,建立健全“區-片-校”三級教研網絡,全麵提高美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養。
各區教育局也在為美育的開花結果發力。2018年,越秀區教育局成立了“美育研究會”,不定期組織各種師資培訓、課堂觀摩、政策研討等,讓越秀區的美育老師在專業上飛速成長。
廣東省學校美育工作指導委員會專家、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何平在完成廣州市學校美育調研後表示:“廣州美育師資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在全國範圍來說已經走在前列。各種創新工作機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美育師資不均衡的問題。廣州有天然的創新土壤,美育師資的創新機製還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比如探索劃片區進行教師資源共享等。”
名師名家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新支點
全市各beplay體育手機探索美育之路,充分發揮廣州藝術“名師工作室”的“滿天星”輻射作用,以名師工作室推動美育師資建設。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搭建了名師工作室平台,通過定期組織藝術名家進校園進行專題講座的方式搭建美育學習平台,效果顯著。
廣州市越秀區舊部前小學是“廣州市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為學校贈送《青少年藝術素養叢書——圖說粵劇》,學校以此讀本和越秀區《廣府文化讀本》為粵劇文化學習的藍本,在校園內全麵、立體地開展粵劇文化知識學習。
高校“組團”撬動藝術教師發展新動能
此外,廣州市教育局通過購買服務,引入華南師範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高校組團來“支援”,讓廣州美育師資建設更有高度。
2019年,市教育局與華南師範大學簽訂了“廣州市學校第一批高水平美育團隊培養(舞蹈)”項目協議。該項目於2020年4月正式啟動,以“美美與共•示範引領”為主旨,針對各校已有的“一校一品一特色”,製定個性化方案,並將嶺南舞蹈區域特色作為核心,以“一對一”的指導方式,通過線上會議、線下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美育工作,在提升學校美育團隊水平的同時引領藝術教師整體水平提升。
2020年,廣州美術學院積極參與廣州市教育局beplay體育手機校美育提升項目工作,組建團隊參與廣州市beplay體育手機校美育發展。通過項目合作,紅棉小學的教師們對書法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確立了美育視野下的書法陶印課程教學,並以此轉化為頗具特色的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中提出,要堅持改革創新,全麵深化學校美育綜合改革,整合美育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格局。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敏生表示,學校美育改革的關鍵在師資,廣州市教育局將以《意見》精神為指導,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近幾年創新美育教師隊伍建設機製的有效做法,依托高校和專業院團資源,多渠道增配美育師資,持續快速加大美育師資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美育教師的培養質量。
beplay2網頁登錄 林劍 通訊員 穗教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