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祝福深圳特區四十周年生日快樂!
http://guangdong.eol.cn/ 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廣東站 作者: 2020-08-26 字體:大中小
曆經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砥礪奮進,深圳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過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69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立於2014年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因為落地於深圳,也具備了深圳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基因,這隻南來鳳凰,築巢引賢,灌溉桃李,為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撐和後備人才力量。這所致力於為深圳、中國乃至世界培養“學貫中西、彙通古今、融合文理”的創新型人才的大學,已經走過了日新月異的六年發展之路,截至2019年底,大學已經引進教師約360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7名,各國院士或相當水平高端人才16名,國家級專家等31名,省市認定人才、後備研究人才近200名等,他們對特區未來的發展也充滿期待,希望在未來的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貢獻自己的智慧,成為灣區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看來,“深圳的成功離不開開放、包容、年輕、富於活力的特質,以及敢為天下之先的銳氣與勇氣,這是這個城市能夠持續吸引人才,使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願意到這個城市創新及創業的最根本的魅力所在。如果說,四十年前,深圳被時代賦予了不凡的使命,那麼今天,深圳正再次麵臨著這樣的時刻,等待我們的是,更加宏偉的藍圖和更令人振奮的事業。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就像是一聲集結的號角,我希望更多有誌之士能夠聽到時代的聲音,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中來,成為見證曆史、參與曆史、創造曆史的領軍者與弄潮兒。”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徐揚生教授特地送上一幅對聯以表祝福:“四十年崢嶸歲月滄海換桑田,九萬裏改革春風深圳再出發”。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叢2年前的暑假來到深圳,此前他在香港任教9年,又在上海2年。在他看來,深圳是幾個城市中最有朝氣活力的城市,反映在學生身上,也比香港的學生更加活躍。學生更有好奇心,對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有興趣,也願意提出一些獨立的思考,所以課堂氣氛往往非常活躍。”以往在香港授課,主要以歐美案例為主,為了切合內地的發展,他在深圳授課的時候會加入更多中國企業的案例。
他認為,特區的變化日新月異,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深圳對於教育越來越重視,“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深圳在財政和基礎設施方麵的支持,在整個內地來說,都是力度非常大的。”在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王叢表示,深圳從小漁村變成超級大都市,又作為社會主義先進示範區,今後依然會有許多最新的改革在這裏落地,為全國的進一步深化改革起到領頭羊的作用,特區的下一步發展令人期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的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作為優秀的經濟金融研究機構,未來也希望能夠為特區貢獻智慧。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為深圳特區40周歲獻上生日祝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年輕的朱熹教授將對深圳的滿腔熱愛之情化作一首深情的詩篇,表達對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祝福之意:
卌載壯齡,功彪肇加,輝績近指,昌顏碩儀。
時代繼發,盛形遠宏,雅樂環齊,越邁流榮。
若摩天之俊羽,攜歸飛之妙音;
若華錦之丹臆,耀麗綺之翠襟;
若祥雲碎煙之斐瑋,挹寂祁祁;
若皦日破雨之炯熀,漱孤奕奕。
願如居楹之玉瑱,
顯五色之渥彩,
願如瑝璫之金璧,
發焰朗以輝彰!
港中大(深圳)年輕的學子們,作為新生力量走進這個城市,成為深圳下一段輝煌曆史的見證者,參與者。他們也從年輕人的角度解讀了對這個城市的熱愛,表達了他們的祝福和期許。
王峻強
2017級理工學院、逸夫書院本科生
仍然記得十年前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歡慶情形,那時候我才六年級。轉眼間十年過去了,原來的紅色的士全部變成了電動車,地鐵開通了好多條線,第一高樓總在被刷新,越來越多國外朋友知道深圳、了解深圳……真心為深圳這座城市感到驕傲和自豪,讓我們一起慶祝經濟特區四十周年!
劉燁州
2018級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祥波書院本科生
選擇深圳,選擇學習生物信息科學,是因為深圳為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具有國際視野。在深圳的近三年時間裏,也感受到這裏的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對科技的重視。愛深圳,願意成為深圳下一個曆史發展十年的見證者。
章璿
2018級經管學院、逸夫書院本科生
從小在深圳長大,剛剛20年。我有幸見證了深圳經濟特區的日新月異,也算是被鵬城“看著長大”。我始終感謝和慶幸的,是這所城市給予我——開放包容的視野、創新進取的機遇。像地鐵標語總寫著,“來了就是深圳人”,地域和人才的包容帶來了思想文化的碰撞,機遇和空間讓這裏充斥著創新進取的恣意。成年後與友人相聚總不禁感歎:深圳讓我們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敢於擁抱更多的可能性。不設限、不畏縮、不單調,生長於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地方讓我們向往著創造出、延續下更多的精彩。適逢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周年,在此我衷心祝願深圳經濟特區:成就創新之都,引領智慧之城。腳踏實地,誌存高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仍風華正茂、光芒越萬丈!
李若霜
2018級經管學院、逸夫書院本科生
小時候陽台外麵總是有很多大坑,黃色的挖土機一台接著一台;海岸對麵的香港若隱若現。現在,陽台外綠色多於塵土,海岸對麵的香港是一層一層的高樓遮。白天甚至會比夜晚更加安靜。很幸運,我可以見證深圳的成長,和深圳一起長大。
吳鎂韻
2018級經管學院、祥波書院本科生
我兩歲起便在深圳定居,十八歲以前一直在福田區長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深圳地鐵的高速發展。我記得媽媽給我辦的第一張地鐵學生卡是黃色的,後來變成了綠色,而我的最後一張學生卡是藍色的。我進的第一個地鐵站就是車公廟站,當時線路很少,每次乘坐1號線都有好多好多人,站內燈光暗暗的,指示標誌也有些簡陋。後來新修的地鐵越來越多,站內設施越來越完善,深圳市民靠地鐵幾乎能到達深圳的各個角落。而我最熟悉的車公廟站越擴越大,也成為了1號、7號、9號、11號線的中轉站,變成了地鐵線路網上重要的一個節點。我還記得第一次坐上11號線時,地鐵高速運行造成的耳膜短暫悶堵的感覺讓我萬分驚喜,7分鍾內我就實現了從福田的車公廟到南山區的後海,再也不用在轉車上耽誤時間。二十歲的我,見證了深圳地鐵的蓬勃發展,在享受著交通便捷的同時也不禁感歎深圳經濟特區如火箭一般的發展速度。深圳是我最愛的一座城市,它年輕、活力又極具包容性,是名副其實的魅力之都。我要為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周年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沒有你就沒有人們舒心、便利的生活。祝願深圳越來越好,祝願每位深圳人越來越幸福。
林圳
2014級理工學院、逸夫書院本科生校友
港中大(深圳)2019屆校友理工學院本科生林圳同學是深圳人,高中畢業於深圳中學,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幾年前,在選擇大學時,他沒有選擇傳統的北京、上海的高校,而是充滿信心的選擇剛剛落腳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並且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在他眼裏,深圳是一個創新有活力的城市,正是這樣的“新”,讓他敢於嚐試和突破,在進校後也完成了從經管學院到理工學院的學術身份轉變,並通過努力進入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成為學弟學妹的榜樣。
餘無塵
2016級人文社科學院、逸夫書院校友
十六年前,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隻有二十多歲的深圳。小時候,我所居住的後海片區還什麼都沒有,從家樓下過個馬路就可以走到海邊。不知不覺間,我從小學升到了初中,原來與同伴玩耍的大片泥巴地,變成了整天轟隆隆的施工現場。上了高中之後,高高的大廈冒了出來,亮起了燈光,高中時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晚自習時天台的海風和深圳灣的夜景。
深圳灣片區隻是深圳發展的一小部分,而我非常有幸的,在這片土地上度過了我的童年和青春。十六年過去,原來的小孩子已經大學畢業,深圳這座城市也以其獨有的深圳速度向時代的最前沿奔馳。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我參與了深圳發展的四十分之十六,未來的分子分母也一定都會增加!
胡俊
2016級人文社科學院、學勤書院研究生校友
沒有趕上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但趕上了上升期的深圳。最初選擇在港中大(深圳)讀研大半是被碧海藍天和綠樹所吸引;讀研期間,大學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圍讓我進一步領略了深圳的開放和包容;就業後,更在行業中看見了深圳的年輕、創意和效率。真心希望能參與並陪伴深圳越走越遠,和深漂小夥伴們一起為科技之城添磚加瓦。
但子一
2020級經管學院、思廷書院碩士生
深圳的變化用一個字講就是快!深圳速度每時每刻都在身邊顯現,龍崗區在我剛入學時四處還在修建商區和住宅區,現在已經有了繁華的中心地帶,人流量也跟隨著上漲。四十年裏,這樣的變化在深圳每一個地方上演,才有了今天這個欣欣向榮的城市。祝願下一個四十年,深圳有更多人文的發展,成為一個人與環境相融相生的美麗城市!
今天,“敢闖敢拚”的深圳再一次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新的曆史使命,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也將緊隨深圳的步伐一起踏上新的征程,為粵港澳大灣區、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撐和後備人才力量,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中來,成為見證曆史、參與曆史、創造曆史的領軍者與弄潮兒。
beplay2網頁登錄 林劍 通訊員 馬明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