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這份藍皮書,出自灣大!
藍色——大海、希望
灣大的顏色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
向海向海
灣大在行動!
近日
灣大北部灣海洋發展研究中心出版了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報告(2020-2021)》
藍皮書提出加快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建設的有關建議
這份藍皮書,灣大出的!
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這份藍皮書講了啥
一、國際門戶港概念
門戶港,是國家對外開放和國內國際貿易貨物進出的港口即應以港口為首,把鐵路、公路及內河航道主要作為其後方疏運條件,來構造地域的綜合運輸網。就我國而言,國際門戶港就是麵向世界的,通過國內沿海運輸、海港及海港後方疏運來聯係全國為腹地,主要通過遠洋運輸貨物的港口。它具有貨流規模大、運輸時間快、回程載貨多、深水泊位深等特征。
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由來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廣西就定位為“麵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北部灣港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門戶港口”。北部灣港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出海口被納入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並且首次把北部灣與門戶港概念有機銜接。2019年8月1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頒布,進一步明確提出將北部灣港建設為“國際門戶港”。北部灣港打造國際門戶港的現實需求和重大機遇已經到來。
▲ 圖源:北部灣港集團
三、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
2000年以來,欽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陸續建成投產大型泊位,不斷增加航線覆蓋率,服務能力和水平也得到進一步提升。2006年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開始整合。2009年3月,經交通運輸部同意,擬定欽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統一使用“廣西北部灣港”名稱,有效提高了港口的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三大港口區域功能結構實現了優化調整,分工更加明確合理,貨物吞吐量迅速增長。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由2008年的809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2.9567億噸,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0.5%,其中“十三五”頭三年期間年均增長5.4%。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由2008年的33.6萬TEU增長至2020年的505萬TEU,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3.2%,高於全港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速,尤其是“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7%,高出同期全港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率21.6個百分點。在2020年全球前20大港口貨物吞吐量榜單中,北部灣港一舉邁入前20行列,位列第19名。這是北部灣港首次躋身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前20強行列,實現了曆史性突破。
四、《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報告(2020-2021)》藍皮書提出加快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的有關建議
近幾年,雖然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在各層麵政策支持及自身努力下,在港口泊位建設、航線網絡布局、班輪班次規模、口岸功能完善等方麵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是就發展情況而言,北部灣門戶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製約門戶港發展的主要原因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偏小、港口與腹地未能充分協調聯動、集疏運產業體係發展滯後、港產城聯動效率不高、競合手段過於單一、政策支持未能深入貫徹落實等。因此,《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報告(2020-2021)》藍皮書提出加快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的幾點建議。
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對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充分集聚資源和要素,提升集裝箱貨運量,實施港口擴能工程,加大規模化港口的水深泊位建設力度。其次,完善集疏運體係建設,加快港口城市間的公路網的形成,建設成為擁有現代化公路交通係,並與其他的運輸方式充分銜接,提高整體物流能力。最後,以追求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的更高水平為目標,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 圖源:北部灣港集團
提升腹地經濟對港口的支撐
港口與經濟腹地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首先,加強本地區工業化建設。腹地工業發展水平一直都是北部灣港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其次,積極擴大本地區對外開放。北部灣國際門戶港與其腹地經濟在外貿方麵的互動貫穿始終,因此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將是長久的策略。
夯實臨港配套產業基礎
無論是從經濟總量上還是產業結構來看,抑或是工業發展水平來看,廣西地區的產業基礎都是十分薄弱的。因此北部灣港夯實臨港配套產業基礎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加快發展與港口業相配套的船舶修造、零件製造行業,積極推動城市的金融業、信息服務業、旅遊業以及現代物流業等第三產業與港口經濟進行有機結合,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其次,大力支持物流企業的發展,積極開拓市場特別是周邊市場,增強自身實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強化港產城聯動效率
港產城聯動需要某一方麵處於相對強勢,在整個聯動係統中發揮主導作用,引領相對弱勢方麵的發展,而相對弱勢方麵也能夠在顯著的福利改善中激發充足的參與聯動的動力。要達到上述結果,首先,要聯動規劃,一體布局,做好聯動發展的頂層設計。其次,要各自補強,競合發展,夯實聯動發展的三大根基。最後,要創新機製,化解衝突,強化聯動發展的內在動力。
建立與泛珠江三角區域港口物流的協調機製
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泛珠江三角區域之間建立宏觀協調機製,對兩區內的物流網絡進行規劃、對產業合作進行分工、並對經濟資源進行整合,整體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和統一。這個進程需要由政府驅動,在交通布局規劃上做好統籌協調,才能有效銜接起多種運輸通道,實現物流無縫對接。同時將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立在集疏運線路的節點上,滿足區域之間的物流需求。
加大門戶港建設政策支持力度
整體來看,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國內上海港、深圳港、寧波港等港口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且隨著港口的發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將麵臨新的瓶頸和製約。基於此,我們要用好用足現有政策,請求給予更多政策支持。第一,請求國家設立北部灣自由貿易港。第二,推進海事、交通等大學、科研院所發展規劃的製定,提升港口物流人才水平。第三,完善通關一體化政策體係,促進港口物流企業集聚的具體措施。第四,出台北欽防三市政府治理體係一體化政策,推動製定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
五、總結
港口興則北部灣興,港口強則北部灣強。
北部灣門戶港具備發展為世界一流門戶港的條件與基礎。加快港口基礎設施投入、提升腹地經濟對港口的支撐、夯實臨港配套產業基礎、強化港產城聯動效率、建立與泛珠江三角區域港口物流的協調機製、加大門戶港建設政策支持力度。這些不僅是北部灣港建設為世界一流門戶港的重點任務,更是推動北部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團隊介紹
北部灣海洋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是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成員單位。基地主任由北部灣大學副校長黃鵠教授擔任、基地常務副主任由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朱芳陽教授兼任,下設行政辦公室、科研辦公室和大數據辦公室。
研究中心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支撐廣西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為使命,立足區位優勢,發揮學科作用,凸顯研究特色,在我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方麵發揮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研究中心形成北部灣港航物流與灣區經濟、北部灣海洋文化與東盟合作、北部灣海洋資源評價與管理、北部灣海洋政策與現代治理等四大研究方向,下設形成港航物流與灣區經濟、海洋文化與東盟合作、海洋資源評價與管理、海洋政策與現代治理等4個子中心,形成了以黃鵠、朱芳陽、王柏玲、吳小玲等為代表的研究團隊,有專兼職研究員70餘人。
服務向海經濟
助力構建海洋強國
建設海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灣大一定行!
相信未來
滿懷海洋夢想的灣大人
乘風破浪,劈荊斬棘
為向海作出貢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