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崇仁尚德,濟世惠民——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鑄就新時代醫學教育新篇章
2024-06-03 18:19:00
beplay2网页登录廣西分站
  2020年,為實現培育基層醫學人才、服務社會的崇高理想,何建軍懷揣著夢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創辦了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擔任校長之職。學校緊密對接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和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需求,培養“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能型醫衛人才,首開桂東民辦醫學高等教育先河。其定位符合康壽廣西、健康梧州、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學校堅持辦大健康醫學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積極探索基層大健康醫衛類人才培養模式。經過數年的努力與積累,麵向全國11個省、自治區招生,學校逐步發展壯大,擁有在校生1.5萬餘名。現有中醫學、護理、藥學、中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18個專業,已形成以醫藥學科專業為主體,以康養、護理、檢驗為特色的優勢專業群。
(學校大門)
  以質圖強鑄名校
  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守“高起點、高質量”的辦學理念,秉持“崇仁尚德,濟世惠民”的宗旨,不斷追求卓越,內外兼修。學校占地1165畝,建築麵積逾25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等設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科研環境。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883名,其中專任教師762名、外聘教師121名,“雙師”素質教師453名,教授76名,副教授248名,高級職稱教師占36.8%、碩博士以上學曆教師占24.1%。在教學資源方麵,學校投資建設了醫學基礎實訓中心、臨床技能實訓中心、中醫康複實訓中心等8個實驗實訓中心,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訓條件。同時,學校還擁有紙質圖書、電子圖書12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6000餘萬元,為師生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教研並進鑄輝煌
  學校秉承“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高起點、高質量,依法辦學、教授治校”的辦學理念,以“教研並進”為戰略核心,致力於構建“教學、科研、醫療”三位一體的發展體係。學校以教學為核心,以科研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全麵推動各項工作協調發展。
(學生在模擬手術室)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出台了一係列文件,深化教育教學一體化設計,堅持以綜合素質測評為抓手,緊扣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積極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同時深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確保教學質量與職業需求緊密對接。學校持續開展大健康職業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2021年—2024年,立項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68項,立項自治區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5項,成功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教學改革項目,為醫學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強化醫教研聯動,拓展教育資源。學校不斷加強與政府部門、醫院(企業)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與附屬醫院、校外實訓基地等簽訂協議,探索文化交融、人才共用、資源共享,走出了一條合作教育、合作研究、合作發展的新路。目前,學校有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梧州民族醫院、梧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8所附屬醫院、86所教學實習醫院和34家校企合作單位,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係,保障學生在醫院的實習質量。
  學校堅持質量優先,重視教育科研,注重學科發展,成果豐碩。近年來,學校教師科研項目共獲批立項151項,其中自治區級項目71項、市級項目3項、校級項目77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教材11部。開展教師理論教學等各類比賽,評選出藥學院肖誌勇等三個優秀教學團隊;在2023年全國中教杯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一項,在2023年全國優質教育科研成果展評大賽中獲一等獎一項,在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比賽中獲二等獎一項。以上優異成績充分展示了學校深厚的學術底蘊和雄厚的研究實力。此外,學校還獲得多項榮譽稱號,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學校”“廣西醫藥衛生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等,彰顯了學校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和廣泛影響力。
  德技並修育良才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始終不渝的追求。在實踐中,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核心、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將德育深深根植課堂教學、貫穿校園生活的各個環節、融入學生發展的方方麵麵。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紮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推進落實《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辦法》。將思政理論課作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強化思政課程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組織學生赴梧州市產業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梧州市“三館一基地”紅色教學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深入開展國情、校情教育,實現“理論+實踐”的思政課教學新模式,強化思政課程教學。2021年—2024年,共立項建設12門課程為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學校注重培養兼具專業素養和人文情懷的師生。護理學院教師粟火紅是踐行“醫者仁心”的模範代表。2023年8月,麵對倒水鎮一名落水婦女,粟火紅冷靜施救,運用專業的急救知識成功讓婦女恢複自主呼吸。其英勇救人的視頻在各大網絡平台廣為傳播,獲得大家的點讚,受人尊敬。她的善舉不僅彰顯了新時代青年教師的擔當與風采,更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因此,粟火紅榮獲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的稱號,她的善行義舉激勵著更多人踐行社會責任、傳遞愛與溫暖。此外,學校學生韋劍和遊開華也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他們或奔赴現場急救溺水兒童,或在列車上救治病患,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全。這些好人好事,正是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精神風貌的生動體現。
  醫韻文化揚新篇
  學校不僅注重醫學教育,還致力於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融媒體中心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短視頻新媒體作品為抓手,創新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推進學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爭優爭先,榮獲教育部“2023年中國大學生在線校園行活動新星單位”稱號,2023年全年參加各類比賽獲得27個獎項,實現國家級別一等獎、自治區級一等獎“零的突破”。自製的校園網絡新聞品牌欄目《梧醫新聞》,將正確的價值觀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流價值觀。“望來路,向新程”融媒助農社會實踐團等2個團隊入選2023年廣西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自治區重點團隊。學校團委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成以醫學為特色,以學校、學院、學生社團為承載平台,以社團文化藝術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內容的校園文化體係,每年有萬餘人參加活動;結合醫學特色,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國醫節”活動,弘揚傳統醫德文化;大力弘揚雷鋒精神、誌願精神,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無償獻血、醫院導診活動等多項誌願服務。
  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各類講課、輔導員技能、征文、演講等比賽中屢創佳績,榮獲國家級別獎項13項、自治區級獎項75項、市級獎項39項,充分展示了學校的辦學實力與教育教學水平。學校學生在“挑戰杯”廣西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自治區“互聯網+”和“創青春”創業大賽中獲得多項榮譽,彰顯了學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同時,學校學生在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此外,多名學生榮獲“清朗人才獎”,一人入選廣西“自強之星”學生勵誌典型人物,展現了學校培育出的優秀人才的風采。學校教師也在全國各類比賽中屢獲殊榮。這些榮譽的取得,不僅是學校師生實力的體現,也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重要展示。
  精準施策促就業
  學校全麵構建就業工作機製,突出“一把手”工程,成立就業領導小組,深入企事業單位洽談合作,確保就業工作貫穿學校發展全局。通過修訂就業管理文件,將就業納入考核體係,形成“四位一體”協同工作體係。同時,積極搭建就業平台,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宣傳基層就業政策,為畢業生提供豐富的崗位信息。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特殊群體學生,實施“一對一”幫扶,堅持陽光資助,貫徹落實助學貸款相關工作,確保每名畢業生都能獲得有效幫助。
  學校認真落實國家獎學金、國家勵誌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自治區獎學金的評選和發放。學校還設立了“濟世”助學金與“彬生”獎學金,獎勵優秀學生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從助學金、勤工儉學、獎學金、助學貸款、生活補助、學費減免6個方麵得到全方位的經濟支持。
  學校積極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助力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積極響應國家就業政策,宣傳引導和鼓勵畢業生積極參加報考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國家基層服務項目。號召低年級學生利用暑期參加“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截至2024年4月,學校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9.35%,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達91.39%,位居自治區同類院校前列。
  使命在胸勇擔當,初心不渝向榮光。何建軍表示:“在新征程上,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將立足於更高的舞台,勇擔教書育人和救死扶傷的雙重重任,為建設壯美廣西培養更多優秀的大健康人才,早日實現學校升本的目標,努力將學校築造成群眾心中滿意的高等醫學教育殿堂。”
(文:黎洪鋒 羅力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