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貴陽市南明小學副校長、從江縣大歹小學第一校長王玉溘然離世,結束了她48年短暫的人生之旅。
“王老師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教育事業,把偉大的母愛撒給了孩子們,讓短暫的生命迸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南明小學校長曹鳳英這樣評價她。
不顧體弱,主動請纓赴從江支教
1995年,王玉從安順師專畢業後到清鎮紅楓六小任教。2001年,通過公開招考,被聘為南明小學副校長。
2017年底,她被診斷患直腸癌並做了手術。2019年3月,康複後的她重返校園。同年11月初,南明小學接到組團式幫扶從江縣丙妹鎮大歹小學的教育扶貧任務,幫扶期為三年,第一年幫扶教師需全脫產駐點大歹小學。當時的大歹村貧窮、閉塞、落後,是從江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難攻克的堡壘之一,大歹小學的大部分孩子不會說普通話,聽不懂漢語,教育扶貧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得知此事後,王玉主動請纓要到大歹小學支教。領導同事擔心她的身體,她卻說複查沒有問題,希望組織幫她實現當鄉村女教師的夢想。於是,2019年11月8日,王玉正式入駐大歹小學,掛職第一校長,托管該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當天,她在朋友圈發文“新的工作地點:從江大歹小學;新的使命:教育扶貧攻堅;新的夢想:當一名地道的鄉村女教師。”每一個字每一張圖都抒發著她當時無比喜悅的心情。
和她一同前往的,還有南明小學黨總支書記陳曉丹(掛職大歹小學黨支部書記)、語文教師李豔(掛職大歹小學副校長)和體育老師趙發勇。而領銜人曹鳳英則在兩個學校之間奔走。1月29日,記者見到了這四位老師,聊起王玉的過往,他們眼眶紅潤,聲音哽咽,痛心疾首。
寓教於樂,致力打開孩子心扉
來到大歹小學,王玉他們發現,這裏的部分孩子衛生習慣差、行為習慣差,見到陌生人就躲,十分膽怯,在孩子們的身上既看不到孩童的陽光,也看不到他們本該擁有的自信。
改變,迫在眉睫。“要踐行‘以愛育愛’的理念,多形式開展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打開孩子們的心扉。”王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2019 年 11 月 15 日,王玉發起了首屆“愛在大歹”師生遊戲節,她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愛學校、愛老師、愛學習、愛勞動……在小青蛙跳跳跳、小螃蟹搬家忙等遊戲的歡聲笑語中,南明老師和大歹娃娃的心也開始逐漸靠攏。2019年11 月 18 日,大歹小學“習慣養成教育”活動拉開序幕,為讓孩子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王玉和南明幫扶團隊的老師們買來毛巾、吹風機、指甲剪等工具,為孩子們洗臉、洗頭、洗澡、剪指甲、理發……“來大歹小學支教,我還成了保育員、理發師……”王玉詼諧地說。2019年11 月 28 日,舉行“從小學先鋒——國防教育潤童心”活動;2019年12 月 4 日,開展古詩朗讀比賽;2019年12 月 12 日,“聚愛心、展風采”首屆運動會開幕……
幫扶中,王玉發現大歹娃娃對音樂情有獨鍾,經過多方聯係,她找到了製作《蝴蝶媽媽》的音樂室,在她的溝通之下音樂室同意讓大歹小學的孩子們來演唱歌曲《蝴蝶媽媽》。2020 年 12 月,王玉組織孩子們來貴陽開展遊學活動,並去錄製了這首歌曲,第一次走進錄音棚的孩子們興奮不已。“其實,這些孩子早已把王玉看成了他們的蝴蝶媽媽,至今不敢告訴孩子們‘蝴蝶媽媽’已經過世了。”趙發勇哽咽說道。
經過一年多潛移默化的寓教於樂,大歹小學的孩子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見到陌生人,孩子們會主動問好、敬隊禮,臉上有了笑容,眼裏有了光彩,心裏也有了夢想。”大歹小學校長王紹東由衷開心。該校學生潘乃黨以前內向不愛說話,自從與王玉等老師交上“朋友”後,仿佛變了一個人,不但成為從江縣融媒體中心《乃黨上學記》專題片的主角,還成為縣委宣傳部和丙妹鎮聯合舉辦的“大歹村2020年‘愛讀書之家’表彰暨思想教育扶貧宣講晚會”的主持人。
改進辦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則是教育扶貧的首要任務。在南明區教育局黨委的領導下,按照“支持教育發展,提升內生動力”的扶貧理念,王玉將南明小學各種行之有效的製度移植到大歹小學,牽頭組織製定《組團式幫扶大歹小學教育教學提升方案》,組織大歹小學教師學習《課程標準》。同時,邀請“貴州省曹鳳英名校長工作室”等省內知名教育專家團隊赴大歹小學開展教學診斷、送培送教等活動,一年以來,專家到訪人數近100人(次)。此外,組織大歹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上公開課、到南明小學跟崗學習,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教育自信;組織大歹小學學生赴貴陽開展“你好貴陽之旅研學”“童眼看世界,同心向未來”等遊學活動,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由於當地家長思想觀念落後,學生輟學情況時有發生。為改變這一現狀,王玉和其他老師利用晚上、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奔走在各個寨子,進村入戶到學生家中家訪,告訴家長讀書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堅持上學、努力學習,通過讀書改變家庭貧困落後的麵貌。潘汙簡是大歹小學一名六年級的女學生,也是家裏的老大,為減輕家庭負擔,兩年前潘汙簡輟學外出務工補貼家用。後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她得以重返校園。鑒於其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兄弟姐妹多,擔心潘汙簡會再次離校打工,王玉等人多次到其家中進行家訪,囑咐潘汙簡的父母堅持讓孩子上學。“我想成為一名老師,幫助更多的小朋友改變生活。”現在的潘汙簡對知識充滿了渴望,心中也播下了夢想的種子。目前,大歹小學動態輟學率已清零。
去年,大歹小學成功入選“全國溫馨鄉村校園”案例學校。而今,大歹及周邊村寨的學生也從不願上學到離不開學校,從去縣城上學到留在本地上學,從隻會說方言到可以大膽講普通話,精神麵貌得到了極大轉變。
期末歡送,竟成了王玉的人生告別儀式
由於王玉等老師的駐點支教時間為一年,大歹小學師生們以為他們將回到南明小學,以後隻是偶爾回去看一下,便瞞著王玉等人,精心籌備了一場歡送儀式。今年1月20日,期末結束後,全校師生穿上了“大歹愛、南明心”的紅色校服,唱起了《蝴蝶媽媽》,為王玉等老師舉行了簡單而感人的歡送儀式。
儀式上,孩子們拉著“南明老師不要走”“師恩如山·師恩似海”等條幅,為王玉等人獻上了鮮花和卡片。見此情景,王玉的眼淚“唰”地奪眶而出,她和當地師生相擁相泣,操場上哭聲一片。大歹小學的師生們並不知道,其實王玉等人已經提出申請,再駐點大歹小學支教一年,王玉還是提出申請的第一人。然而,篤定自己還將回到大歹小學的王玉卻沒有想到,死神已經在向她招手。
1月22日,看到身體消瘦的王玉,大家不顧她想留下來參加1月23日散學典禮的意願,給她買了回貴陽的高鐵票。1月24日晚上8點,王玉在“支援小分隊大歹娃他爹媽”群裏告訴大家,她已住院治療,請大家不要擔心。不料,1月26日淩晨4點,王玉因病搶救無效離世。
隨著王玉的離世,她在大歹小學駐點式支教一年的申請也隨之失效。“為了不給組織增添麻煩,王校長一直堅守在支教崗位上,前段時間嗓子啞了,她說是自己感冒了;走路不穩,她說是自己崴腳了,她的離去太突然了。三年組團式教育幫扶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她的遺願,我們一定會幫她完成。”趙發勇等老師表示。
冥冥之中,大歹小學師生舉行的那場歡送儀式,竟成了王玉老師的人生告別儀式。
斯人已逝,郵購的包裹還在路上
“1月28日,我接到大歹老師打來電話,稱他們又到縣城取到了王玉老師的包裹。我隨口說了句,你就給她放在辦公室。放下電話,我才想起王老師已經過世了。她走得太突然,大家都接受不了。”李豔到現在都接受不了王玉過世的事實。
“王玉老師的包裹最多。”兼職到縣城取包裹的大歹小學副校長王中權常說。但這些包裹基本都不是王玉的個人物品,而是她給孩子們買的零食、書籍、文具、衣服等等。有一次,十幾個孩子要上台表演,但沒有表演服,王玉馬上為每個孩子郵購了演出服。
“孩子所需,王玉所想”絕不誇張。
上學期放假前夕,天氣很冷,王玉發現潘葉簡內穿一件薄薄的裏衣,外穿一件他人捐贈的呢子衣服,在操場上冷得瑟瑟發抖。了解後,才知道原來潘葉簡隻有一件毛衣,清洗以後隻能等晾幹了才能穿。當天,王玉就到縣城為潘葉簡買了一件毛衣。
去年6月,貴州省人民醫院到大歹小學開展義診活動,三年級的代馬記頭發發黃、臉色蒼白,醫生說孩子貧血。自此以後,王玉的辦公桌上花生紅棗不斷。她每天都要拿一些給代馬記,並叮囑孩子如果她不在就自己到辦公室拿。直到現在,她辦公桌上都還放著花生大棗。
“她對孩子的用心程度超乎大家想象,甚至還為女同學準備衛生巾。”陳曉丹告訴記者,也許因為王玉自己沒有子女,所以把溫暖的母愛都撒給了孩子們,難怪她是孩子們心中的蝴蝶媽媽。
“她在生活中簡單平凡,在事業上執著進取,用點點滴滴詮釋了對教育的大愛,她的人生雖然短暫,但熠熠生輝。”南明區教育局局長鄧文乾如是說。
從教以來,王玉先後獲得省、市、區骨幹教師,省五一巾幗標兵、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市教育係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從江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從江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而黔東南州優秀支教工作者則成了她生前收到的最後一張榮譽證書。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帶著對大歹小學的不舍,帶著對孩子們的不舍,王玉悄然離逝,祝“蝴蝶媽媽”王玉老師一路走好。
(袁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