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貴州師範大學80華誕遵義校友座談會在遵義師範學院學召開。與會校友聊家常,敘情誼,共話教育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曾麗介紹了學校近些年來的發展情況,有關負責同誌向校友彙報學校“十四五”發展思路(學校“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彙報高考改革後政策變化和學校招生情況,並聽取了校友們對學校改革發展事業特別是“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意見建議。
“看見學校的80年的發展,心裏麵滿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和貴師大是血脈相成,牽引著自己,心裏很光榮,很自豪。” 遵義市第三中學高級教師,96級中文係校友胡桂瓊說,看見學生的作品,腦海裏一下子20年前的校園生活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打開了自己的青春記憶,難以忘懷的大學記憶,想到師大校園的高大挺拔的香樟樹、回憶起戀戀不忘的、親愛的紅樓,蛙聲一片的蓮花池一幕幕浮現,眼睛都濕潤了。作為一名師大人,不忘貴師大的校訓,堅守自己育人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對教育情懷的追求,把我們貴師大的精神傳揚和傳播下去。
“看見自己三十年前的登記表,看見自己稚嫩的照片、稚嫩的筆記,我一下穿越啊!”紅花崗區教師培訓教研中心正高級教師、教培中心中學研培部主任、中學語文教研員,86級中文係校友彭清鸞說,母校沒有忘記我們,哪怕我們很渺小。看見母校為我們細心準備的禮物,很溫暖。雖然校園在變化,有些建築物沒有,但是記憶還在。尤其是母校對我的鼓勵之恩,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職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貴師大學子永遠有師大精神,雖然現在我不是教師,但是我最喜歡別人叫我陶老師。母校給我一種精神,就是生生不息、奮發有為、就是一種教會我們如何做人。遵義老村長集團董事長,85級中文係校友陶曉旭說,他是貴師大400米跨欄的校記錄保持者,保持了20多年,是十項全能冠軍。一輩子最驕傲的東西,不是做企業獲得表揚,而是大學時候學校、老師、同學的獎勵,辦公室裏放照片是大學時候跑步的照片。看見老師、看見場景,淚流滿麵。建議母校進一步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社團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建議母校多開展校友座談會等聯誼活動,讓學子們找到了組織、找到了家,也組織學子們多回回母校,參與到母校的建設。
“一朝進師大,終身師大人。”遵義師範學院教務處處長、98級物理係校友吳波說,非常感謝母校組織這次座談會,也非常感動。平日裏,隻要有機會,他都會經常到母校的校園走走,經常在網上瀏覽母校的網站。在現在的崗位,往日母校恩師的一言一行、嚴謹的治學影響著我一生。我一直傳承母校的精神,將母校培養學生的方式用到自己的教育崗位上,把貴師大所學用在自己的崗位。
曾麗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貴州師範大學建設發展的廣大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她說,在母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際,我們在美麗的遵義師範學院歡聚一堂,暢敘友誼,共謀發展。校友是學校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學校的名片。校友的奮鬥與業績,傳播了母校的文化、豐富了母校的曆史,校友的每一項成就都是給母校添彩,成就了母校良好的社會聲譽。曾麗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也剛剛閉幕。聚焦“十四五”,展望2035,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這必將賦予高等教育發展新使命。學校將緊緊抓住這些曆史機遇,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誌合則心力可聚,心齊則泰山可移。我們非常期待廣大校友為母校早日建成高水平師範大學積極建言獻策。
劉肇軍、胡霞、餘新、陶曉旭、彭清鸞、張誌奎、梅永華、葛寧一、王春華、陳衛、胡桂瓊、文丹鳳、吳波、朱海等來自遵義各條戰線校友出席座談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