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設計獎項2022年度德國iF Design Talent Award(IF設計新秀獎)於近日揭曉,由貴陽信息科技學院智能工程係向泓興副教授指導,羅彬銘、陳露露、秦宏、熊威四位同學設計的作品《lnfusion does not waste》譯為:《輸液零浪費》在全球近60個國家的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喜獲2022年德國iF設計新秀獎全球300強,完成學校在工業設計學科國際一流獎項上的首次突破。
IF設計獎創立於1953年,由德國曆史最悠久的工業設計機構創立舉辦。IF設計新秀獎(IF DESIGN TALENT AWARD)是IF獎中麵向全球學生和青年設計師的設計獎項,鼓勵創造改變世界的創新設計,致力於探索引領未來產品的設計方向,是全球學生與青年設計英才有機會參加的最高獎項之一。德國“IF獎”和德國紅點獎、美國“IDEA獎”並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含金量極高,極具影響力。“iF設計新秀獎”為鼓勵設計界新生力量而設置,也是全球設計領域中針對年輕設計師所舉辦的規模最大、最具名望的競賽之一,具有國際高品質設計的象征。本次IF設計新秀獎競賽主題是麵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創新、創意設計。
作品《lnfusion does not waste》從可持續發展主題出發,聚焦世界醫療衛生安全、浪費問題,對未來醫療資源節約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創新性探索。設計說明:傳統輸液器的穿刺器入藥孔在頂端,導致入藥孔平麵以下的藥液無法有效輸出造成浪費,給病人的治療及經濟帶來損失,病人通常為了避免浪費而私自將穿刺器稍微向外拔出以達到藥液完全流出的目的,此舉會使穿刺器暴露在空氣中沾染病菌,當換藥瓶後穿刺器再次插入藥瓶時極易造成對整瓶藥液的汙染。該設計將穿刺器的入藥孔由頂端移至底部靠近瓶口位置,使瓶內藥液能夠完全有效地輸入到病人體內,避免浪費,杜絕病菌汙染。
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積極引導、精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雙創競賽,並全力支持衝擊國際設計競賽獎項,以達到以賽促教,以教促學、有效促進學校學生專業能力水平提高的目的。據我校智能工程係向泓興副教授介紹,今年學校努力抓住學校整體事業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在雙創中心和教學科研處指導下,不斷在雙創建設、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能力建設上出台新舉措,新方案,智能工程係在雙創教育體係建設日益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宣傳、組織、參加德國iF設計新秀獎,首次獲得工業設計類國際頂級獎項。這對推動我校工業設計雙創及學科建設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悉,貴陽信息科技學院在董事會的領導下,不斷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科結合”的特色辦學理念,通過優先發展麵向區域經濟發展重要的“三大一先”專業,科學實施“6532”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形成了“3+1”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辦學模式,為建設成為全國產教融合的示範性高校、全國一流民辦高校奠定堅實基礎。2022年,學校位於艾瑞深校友會排名(II類)全國第29名,蟬聯貴州省民辦高校榜首。學校正朝著成為全國“產教融合”示範性高校和全國一流民辦高校的目標不斷前行,持續為中國和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多擁有較完備知識體係的,具有高職業素質、高職業能力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專業技術類人才。
根據貴陽信息科技學院第一屆十四次董事會會議精神,要求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強化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夯實適合創新型國家建設及各行各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學校堅持“教育、實踐、孵化”相結合,確立符合科學規律、階段特征的創新創業教育規劃,推進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係,使高校成為活躍的細胞單元,激發校企聯動創新創業活力。堅持“麵上覆蓋”和“點上突破”相結合,麵向全體同學,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創新創業理念,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使創新成為凝結在貴科學子血液中的一種精神。學院雙創工作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雙創規劃“八大體係”的雙創教育模式,分別由組織體係、課程體係、空間體係、師資體係、成果申報體係、活動實踐體係、孵化體係以及服務支撐體係組成。八大體係環環相扣,從不同維度,推動學院“雙創”項目孵化,逐漸實現創新創業服務提供者向著雙創生態打造者的轉變,推動校園“雙創”項目落地生根全麵開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