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熊孩子”和睦相處 | 聽聽貴師大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近期,貴州省的許多孩子暫別校園,居家上網課。24小時親密無間的相處更是讓我們和孩子在物理空間和心理距離上有了從未有過的貼近。這是家長們與孩子們進行心靈溝通的機會,但也是挑戰。那我們應該如何跟家裏的“熊孩子”和睦相處呢?來聽聽貴州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張禹老師的建議吧。
我們常常自稱孩子為熊孩子,但你知道孩子為什麼“熊”嗎?其實這是有生理依據的。青春期前兒童的新陳代謝特征決定了——和成年人比起來,孩子不但在運動時更不容易累,並且在高強度運動後體力恢複得更快。許多研究也已經證實,孩子們在體育活動後的疲勞程度普遍低於普通成年人(非運動員),而更加接近專業運動員。同時,由於幼兒的神經係統發育尚未完善,孩子容易表現出興奮,卻難以對興奮進行控製和抑製,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可以越玩越興奮,“難以自拔”。
平時孩子可以在學校裏盡情釋放自己充沛的精力,回到家時“電量”已不足,我們似乎並不太為此而煩惱。但當孩子們突然沒辦法去到學校,變成了全職在家的熊孩子時,問題和矛盾就隨之而來。
找出問題,各個擊破。
和睦的反麵似乎就是問題和衝突,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想和孩子之間的衝突是什麼?如果有多個衝突也沒關係,先找到最激烈或想解決的那一個。弄清楚了問題,再進一步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衝突?比如家長有工作要做,而孩子卻不依不饒地希望父母陪著他一起玩。比如孩子想看動畫片,但家長覺得看電視時間太久會影響視力,或者影響學習。所以禁止孩子看動畫片,孩子哭鬧發脾氣,父母更加憤怒,覺得孩子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總是要求孩子理解父母,而父母不能去理解孩子呢?難道僅僅因為我們是成熟的大人,我們懂很多的道理,所以我們所說所認為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裏,沒有那麼多對與不對,隻有想做與不想做之分。毫無疑問看動畫片是父母認為不應該,但孩子喜歡且願意做的事。而工作是父母認為必須要做,而孩子覺得可以不做的事。找到了衝突的原因,再來找解決的辦法。
製定規則,一起行動
動漫和遊戲天然適合孩子。早在十九世紀學前教育之父福祿貝爾就提出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的主張。所以我們不需要把動漫或遊戲看作洪水猛獸。跟孩子一起討論或者觀察他喜歡什麼類型的動漫或遊戲,然後一起決定可以看什麼。給他“看什麼”的選擇權,比讓他接受“不許看”容易得多。在孩子同意了你們一起討論的結果之後再來約定可以觀看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不僅父母可以放下焦慮去做自己的工作,孩子也能心滿意足的沉浸在他的快樂世界裏。
用魔法來打敗魔法
剛才說遊戲是孩子學習的很好的途徑,其實愛玩、會玩也是評價好孩子的標準之一。既然不能出門,那就在家裏陪他一起玩吧。父母常常會給孩子製訂時間表,此時不妨給自己也製定一個。工作固然要做,但也記得在你的規劃裏留出陪伴他的時間。具體時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而定。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時間的高質量陪伴也勝過更長時間的無效陪伴。什麼是高質量陪伴呢?簡單說來,就是給予孩子真實的陪伴,劍橋詞典中,將高質量陪伴(優質時間)定義為「因我們珍視這段關係,因此相處時給他/她全部的注意力」。不必是「全部的時間」,也更非「全部的引導」。所以我們不需要精心設計,不需要高深的理論武裝。隻需要放下你的手機和工作上的煩惱,用心的陪著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就好。哪怕是一起搭積木、一起讀一本書、一起“打一場消滅敵人的仗”、甚至一起看一集他喜歡的動畫片。你會發現不評價、不拒絕的陪伴態度就是最好的魔法,而魔法的咒語是“打不過就加入他”。
放下焦慮,懂得欣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是。著名心理谘詢師武誌紅在他的書《為何家會傷人》裏說道:“你再親密的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如果學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真正明白,整個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獨立的人組成的,每個人都同等重要。”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重新審視孩子,放下控製的執念去發現和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單純、善良、無條件愛著自己的父母。特殊期間我們容易產生焦慮、壓力等不良情緒,也會不自覺將這些情緒傳遞給家人。這時候不如問問自己,讓你焦慮的事情真的值得如此嗎?是否可以適當降低期待和要求呢?
愛和理解是最佳答案
其實我們對孩子的所有的焦慮煩惱也無非都是源於愛,作為父母不必為自己的焦慮過分自責、內疚。但與孩子相處,確實是一門技術活,且總會有“失控”的時候。如果我們控製不住對孩子發了脾氣該怎麼辦呢?如果真的吼了孩子,那麼一定要在此之後給孩子情緒上的安撫,告訴他:即使爸爸媽媽責罵了他,也不會影響對他的愛。甚至可以問問他,父母怎麼表達生氣和憤怒他會比較能理解和接受。
放下焦慮,相信自己,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同時也真誠地希望你的孩子能懂你對他的愛。身為父母偶爾試著放下身段,陪他一起做個“孩子”吧。
專家介紹:
張禹,貴州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省級一流在線課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期致力於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與研究、應激心理學研究,通過眼動、EEG、fMRI等技術研究應激事件對個體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並致力於開發基於運動、正念的個體壓力緩解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