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貴州師範大學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不斷發展和完善學科體係,始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繪就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畫卷,也為助推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優勢,在助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中,貴師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效顯著。
早在2013年,貴師大就成功獲批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兩個博士點結束了我省文科博士點“零”的曆史。2019年,貴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截至目前,貴師大已打造一批集思想政治文化科學研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平台。有全國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貴州蠟染;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貴州師範大學多民族文化融合與區域發展研究基地;國家語委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貴州師範大學國家“推普脫貧攻堅”語言文字推廣貴州基地;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培育)——貴州師範大學中國—東盟文化研究中心等。
在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麵充分展現了貴師大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具有的顯著優勢。
以肖遠平教授為核心專家的非遺研究團隊在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轉化與社區營造研究上成果豐碩,學校獲批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碩士點,團隊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等40多項,連續8年以名錄式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法律保護、數字化保護為主題,出版《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成為國內首部以少數民族非遺為專門研究對象的藍皮書,這也使我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處於領先水平。
以易聞曉教授為核心專家的中國賦學研究團隊長年深耕在中國詩學、中國賦學、晚明文學研究和詩賦創作上,將文論、哲學、創作和文字、音韻、訓詁等多學科結合起來,將傳統語言文字學、名物考據與文學研究結合起來進行賦學研究,開拓了語用和名物研究的新路向。易聞曉教授的名作《海口賦》享譽海內外,被稱“當代無出其右”;創作的《孔學堂賦》成為貴州的文化新名片。
令人矚目的優秀文化作品創作,也進一步展現了貴師大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神韻豐采。李俊教授搭檔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歐陽黔森創作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電視劇首部展映劇目,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首播。學校與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麗英等聯手編排的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2019年9月在黔首演後,入選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貴州省高校喜迎建黨百年藝術黨課”。由貴師大與省科協聯手打造的國內首個“天眼”題材大型舞台劇——《天眼之魂》在2019年麵向全省高校公演以來,2020年在全省高校進行巡演。學校師生合作創編演的大型原創曆史話劇《王陽明》,於2016年入選“第五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參演劇目,囊括該屆戲劇節設立的全部兩個獎項:“優秀展演劇目”和“校園戲劇之星”,省內外多位知名專家對該劇給予充分肯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