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在貴陽學院博雅樓道德講堂,召開全省教育係統“理論宣傳二人講”暨省社科普及宣講活動走進貴陽學院宣講報告會。宣講人為畢節市紅色講解員先鋒隊隊長胡麗莎、隊員杜苓。我校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代表共計140餘人參加。宣講會由我校黨委宣傳部部長許曉璐主持。
宣講會上,兩位宣講員以《新征程上“有鹽同鹹無鹽同淡”親民愛民勇毅前行》為主題,向在場師生講述“瓢兒井分鹽”“八堡紅軍墳”“脫貧攻堅戰”“疫情防控”四個故事,生動闡釋了黨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的深厚情懷。宣講中,兩位宣講員把講理論與講實踐、講道理與講故事相結合,通過身邊“小故事”反映當今“大時代”,讓聽眾既能感受家鄉“小變化”,又能感受國家“大發展”。
宣講現場,聽講師生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們紛紛表示,全省教育係統開展的“理論宣傳二人講”,通過感人至深、生動活潑的故事,講好黨的創新理論,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代表王璿說,“有鹽同鹹,無鹽同淡”是反映紅軍和群眾同甘共苦的名言,短短八個字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由弱到強,成功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真正原因。100餘年來,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我們將勇擔時代重任,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矢誌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