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貴州12所高校與東盟國家駐華使館教育官員交流座談
2021-09-27 12:25:00
  “交流周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為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特色品牌。”9月25日,貴州高校與東盟國家駐華使館教育官員交流座談會在貴州民族大學舉行,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褚光榮在致辭時表示,學校高度重視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未來希望以建強貴州民族大學東盟人文學院為抓手,積極擴大與東盟國家的教育合作,為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教育周舉辦以來,深受東盟國家教育部門及教育機構廣泛的認可和歡迎,目前貴州已有40餘所高校與東盟國家90餘所高校及相關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並簽署有關交流合作協議或備忘錄660餘份。”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教育工會主席王慧在向來賓介紹貴州教育基本情況時表示,教育周的舉辦幫助貴州教育融入了合作、取得了成效,雙方在師生互派、學術交流、合作科研等領域互動頻繁,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貴州各級各類學校及有關教育機構專家學者、師生代表赴東盟國家交流訪問,參加會議、交流學習,以及舉辦教育展等1500餘人次;同時,東盟國家政要、政府官員、高校校長、專家學者及師生代表來黔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研究,以及交流訪問等2000餘人次。
  座談會上,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師範學院、貴州理工學院等12所高校分管對外交流的校領導和學校國際處有關負責同誌分別就學校情況和合作意向做交流發言。
  “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我們非常樂意讓雙方年輕學者交流互鑒,助力中國與東盟關係發展。”在認真聽取貴州高校的交流發言後,泰國駐華使館教育公使銜參讚那婷樂表示,大使館將扮演好雙方溝通交流的橋梁,全力推動東盟國家與中國高校交流合作。
  印度尼西亞駐華使館教育文化參讚蘇亞德表示,印尼教育市場潛力巨大,中學階段有1000萬學生,其中45%都會選擇出國留學。大使館可以幫助其進行一對一的對接,將貴州高校推介給印尼的學生。
  老撾駐華使館教育文化參讚彭文博說,貴州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招收老撾學生,截至目前有超過1000名老撾學生順利從貴州高校畢業。在高等教育階段,老撾非常願意與貴州高校繼續深化合作,在人才培養方麵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來,貴州以舉辦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為主要抓手,緊緊圍繞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總體目標,廣泛開展與東盟等世界各國的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
  截至2021年8月,全省具有招收國際學生資格高校32所(本科18所,高職高專14所)。具有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國際學生資格培養院校3所。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共有2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含機構),辦學層次涵蓋高中、專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柬埔寨馬德望省創建“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亞龍絲路學院”、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與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合作共建分校的成功經驗,為貴州高校赴境外辦學提供了樣板。
  下一步,貴州將持續推動貴州高校與東盟國家的教育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和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貴州高校與東盟國家開展青年師生交流和人才培養,加大吸引東盟等有關國家優秀學生來黔交流學習,積極加快推動外語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加強資源引進和合作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動促成雙方開展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貴州高校赴東盟國家設立分校或開展語言技能培訓;擴大對外宣傳和合作研究,加大貴州教育宣傳力度擴大國際影響力,積極推動雙方開展教學科研合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