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海口市政府批準,海口市教育局《2015年秋季海口市小學初中學校招生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今年的招生政策究竟有何變化?報名申請公辦學位有哪些注意事項?針對學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並梳理了相關政策信息以饗讀者。
焦點一
為何今年報名時間提前?
海口市民張小姐的女兒今年7歲,已到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張小姐一直密切關注海口市beplay体育手机新生的招生政策。張小姐發現,今年海口市教育局發布招生信息的時間以及啟動網上報名登記的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半月。“為何提前報名?如果家長們錯過了報名時間怎麼辦?”張小姐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外來人口不斷湧入,海口主城區的公辦學位畢竟有限,學位缺口的壓力越來越大,招生協調工作量大且繁瑣,因此,為確保9月順利開學,海口beplay体育手机新生招生工作不得不提前啟動。”海口市教育局局長厲春介紹說,去年秋季,海口城區小學原計劃招收一年級新生1.2萬人,實際到校登記報名人數達1.8萬餘人,到校實際登記人數比原計劃招生人數超出6000多人,後期協調學位合理分流的工作十分緊張。今年,預計學位緊缺的壓力仍然存在,為此,今秋招生報名工作有所提前,5月16日開始網上報名,計劃至6月30日前完成主要工作,由於客觀原因錯過網上登記時間的學生和家長,可在登記結束後前往學校谘詢,辦理登記入學手續,“希望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可自行聯係民辦學校或回原籍報名入學”。
據悉,為緩解招生壓力,近年來,海口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但學位增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外來人口湧入的步伐。厲春介紹,每年海口市常住人口平均以3萬至4萬的速度增長,目前海口在校生中,小學階段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比例約占40%,中學階段約30%,不少學校“大班額”現象仍十分嚴重。
焦點二
劃片範圍有無調整?
能否跨片擇校?
除了報名時間,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劃片範圍了,自己的孩子到底應報名哪所學校?能否跨片擇校?
海口市政府教育總督學王涯燕表示,劃片範圍主要根據前期摸底調查的情況確定,與往年相比,部分學校劃片範圍有所調整,但整體變化不大,具體劃分,家長們可登陸海口市教育局官方網站(www.hkjy.cn)進行查詢,網上登記報名的係統也有詳細的劃分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加的兩所招生學校的招生範圍同時公布。
由於西湖學校、港灣小學正在做相關收尾工作,報名地點暫時不能設在學校內部,西湖實驗學校小學一年級的招生代辦點設在市第十小學,西湖學校初中一年級的招生代辦點設在第十一中學,港灣小學一年級的招生代辦點設在海甸三西路15號海口市考試中心服務窗口。
關於能否跨片擇校?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的態度都十分明確,教育部門及各學校將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招生政策和海口市委市政府《關於規範beplay体育手机擇校招生管理工作意見》,嚴禁“以權擇校、以錢擇校、以分擇校”等行為,規範招生秩序。
焦點三
小升初“指標到校生”
如何分配?
此外,細心的家長們還注意到,今年公布的招生方案中,關於小升初“指標到校生”的招生辦法與去年不同,不再分組搖號。
對此,海口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符延益表示,2015年,海口各區屬初中學校是否實施小升初指標到校的做法,由各區決定,並組織實施,方案要報市教育局(市招生辦)備案。優質初中學校繼續實行劃片招生和指標到校相結合的招生辦法,海南僑中初中部、海口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實驗中學初中部、瓊山中學初中部等4所市屬優質初中學校共有980個指標分配到全市城鄉96所小學。實行等額指標到校,不再將學校捆綁分組搖號。
所謂“等額指標到校”,即報名送批的“指標到校生”數量與招收學校的計劃招生名額相一致,不再需要分組搖號。今年,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指標到校計劃420人、海口市第一中學初中部指標到校計劃270人、海口實驗中學初中部指標到校計劃180人、瓊山中學初中部指標到校計劃110人,分配到各小學的名額由各小學的辦學水平、辦學規模、畢業生人數等因素決定。推薦過程包括學生自願報名、學校遴選、報送招生辦審核、錄取報到等環節。
“實施‘指標到校生’計劃,是由於校際之間差異的客觀存在和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際需要,擬通過多元化、全方位、發展性綜合評價,讓全市小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遏製‘以權擇校、以錢擇校、以分擇校’。”符延益說。
根據相關規定,網上登記報名後,學生和家長還需向學校提供紙質證明材料。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提醒說,為規範招生秩序,嚴格落實招生政策,相關證明材料必須齊全方可登記入學,因此,家長們應提前熟悉政策並做好準備。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