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服務平台,拓寬育人渠道——黑龍江職業學院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創新“一核三線六精神”育人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黑龍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為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同時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要求,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服務平台”),創新“一核三線六精神”育人模式,通過踐行“三全”育人理念,打造了一支作風硬、思政能力強的鑄魂“引路人”,構建了立體化課程資源庫,育人質量穩步提升。
一、案例問題
目前,課程思政育人普遍說教性偏重,創新力和吸引力不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迷,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在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課程育人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第一課堂”教學主渠道和以“第二課堂”活動課作為補充,更應該著眼於“第三課堂”線上,充分利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這一抓手,深度學習、使用、整合其教育教學資源。黑龍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創新“一核三線六精神”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立德鑄魂;將課程思政元素蘊含的愛國精神、誠信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龍職精神、龍江精神貫穿教學課程(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混合課堂),第三課堂(線上課堂)。
二、實踐過程
學院黨總支書記範海波帶領課程團隊成員每兩周開展一次教學交流研討活動,利用“服務平台”整合的各類思政教育資源,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麵的內容,提高了教師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和要求,為課程思政育人先行“鑄魂”;自主研發專業資源庫接入“服務平台”,被廣泛使用和認可;“三課堂”協同“服務平台”優質資源育人,為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一)依托平台,為教育者先行“鑄魂”
“服務平台”整合了各類思政教育資源,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麵的內容,通過這些資源的利用,使團隊教師深入理解了思政教育的內涵和要求;利用平台提供的課程思政的案例庫、教學策略等資源,使教師掌握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方法和技巧,使思政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幫助團隊教師提升思政教育素養。同時,通過在線課程、專題講座、研討會等方式,學習思政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成為培養時代新人的鑄魂“引路人”。
(二)依托平台,夯實“第一課堂”主渠道
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混合課堂,將經典的線下“BOPPPS”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合並為“A-BOPPPS-T”模式。增加線上教學環節A,通過“服務平台”線上豐富資源,提前預習、搜集學習資料,課上利用情景教學、情境教學及翻轉課堂等方法提高教與學效率。如,《建築識圖與構造》教學團隊,第一課堂設計“學建築 品華夏”係列主題課堂,課前觀看“服務平台”自主研發的資源庫中線上視頻中北京故宮等古建築構造相關的“中國故事”,使學生了解中華燦爛的建築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國元素,守護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課上通過介紹故宮設計者“蒯魯班”等建築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嚴謹求實、作品鑄魂的精神,以及將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要求融入一體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借助“服務平台”打造了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融合的混合課堂。
(三)依托平台,豐富“第二課堂”新載體
黑龍江職業學院輔導員根據建築類專業學生特點,觀摩學習“服務平台”公開課,開發“視野裏的中國”、“淬建築之魂 揚家鄉之美”、龍江“四大精神”、“築夢中國-—尋紅色印記”等係列活動課程,按照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學生活動,編寫了集陶冶身心、磨練意誌、核心價值觀融一體的活動課程大綱、活動方案、單元設計等係列活動課程教學文件。組織大一學生整個學期同時完成多個項目,充分體驗並實踐“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專業認同,以業興邦”等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價值理念;同時深入挖掘“龍江四大精神”等黑龍江紅色資源。例如:組織“紅色建築我來講”活動,以探尋不同曆史時期建築中的紅色基因,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開展“紅色歌曲我來唱”比賽,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弘揚崇高革命精神,用慷慨激昂的歌曲抒發新時代新青年為國奮鬥的堅定決心;帶領學生編排“龍江四大精神”情景劇,開展“紅色經典我來演”的活動課程,引導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四)依托平台,打造“第三課堂”主陣地
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分院打造第三課堂-線上課堂主陣地,利用“服務平台”培養了大學生創新精神。一是利用平台涵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創新實踐等內容,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激發創新思維。二是利用平台提供的互動社區、在線論壇等交流工具,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創新思路的交流和合作,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平台利用創客空間、實習基地等,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創新的機會,通過實踐鍛煉動手能力,發揮創造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四是通過平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創新思維訓練方案,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等能力。通過線上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樹立了大學生創業信心、提高創新能力。
(五)依托平台,打造省級資源庫
為了適應國家戰略需求和建築業轉型升級,解決傳統專業不適應產業升級,課程體係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線上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2019年,學院依托BIM技術向著智能建造技術方向建設發展,基於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化發展,建設共享性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思路,學院聯合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等24家優秀高職院校和建築行業龍頭企業成立全國智慧建造技術專業群聯盟,共同搭建了“模塊架構、課程精選、開放共享”專業資源庫(網址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smartedu.cn)),資源庫涵蓋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等專業資源。資源庫包括40門課程,2門被認定為國家在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優質學習資源5579條。2022年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被其他院校瀏覽和高度認可,注冊已突破10萬人次。2023年9月,智能建造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被黑龍江省教育廳確定為黑龍江省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重點任務。
三、取得成效
教師育人能力顯著提高。教師利用平台賦能,整合教育資源,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思政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在黑龍江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課程思政示範課評選中,學院申報的《建築識圖與構造》、《建築力學》、《構成設計》三門課程分別入選。《建築識圖與構造》課程於2022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團隊教師張皓、閆丹丹參加2022年、2023年校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大賽中均獲得第一名。
學生成長成才得到促進。通過“三課堂”協同“服務平台”優質資源育人模式的有力地推進,無聲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踐行技能報國使命的種子撒在學生心中,激勵學生做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生參加大賽的積極性、榮譽感明顯提升,賽中表現出了團隊協作、精益求精的品質。近五年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30餘項、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連續五年獲得金獎,居全省同類院校之首。
資源建設引領示範作用得以發揮。智能建造技術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得到了“服務平台”用戶高度認可與推廣。以資源庫為主題申報的教學成果獎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文 範海波 薑兆欣 劉靜)
(文:範海波 薑兆欣 劉靜;視頻:沈悅 薑兆欣 趙維政)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