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哈軍工精神的播種人——記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獲得者曲直
2024-04-30 17:09:00
哈爾濱工程大學
  “年輕一代成為奮力拚搏、振興中華的一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就充滿希望。青年學子要樹牢科技報國誌,刻苦學習鑽研,勇攀科學高峰,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中綻放青春光彩。”五四前夕,哈爾濱工程大學信通學院輔導員曲直站在同學們中間,激情洋溢地講述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哈爾濱工程大學時的重要講話,鼓勵他們做忠誠報國的時代新人。
  “你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作為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信通學院輔導員曲直堅持用哈軍工精神為學生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近十年來,她所帶出的學生中80%投身於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走出工信創新獎學金特等獎、中國電子協會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國家一級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防重大型號參與者、國防係統青年優秀後備人才、中電科集團拚搏創新能手、省優秀青年誌願者等可靠頂用人才。
做忠誠海防的播種人
引領學生續寫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


  蔚藍的海麵上,一條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破浪航行。千裏之外,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學生們和船長潘新峰遠程連線,“雲”參觀這艘世界噸位最大的小水線麵雙體科考船。
  電子信息組網海上實驗、深遠海聲學測試、深海空間站海上試驗……信通學院的學生們在和潘新峰交流中對電磁專業應用有了直觀和深刻的體悟。
  “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的內生力,這是我們的核心使命。”活動組織者,信通學院輔導員曲直表示,在合適的節日,她都會為學生們找來相應專家連線,做好學生的價值引領工作。
  要想給學生種下一顆忠誠海防的種子,讓信通的“紅色電波”穿越百年時空,引導學生投身民族複興大業,這項工作很難。思想看不見、摸不著,在學生看來,“我有我的做法,憑啥聽你的?”
  因此,最開始曲直的工作看上去很多都是勸說,嚐試過後,再勸說。勸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當家長一樣的勸,也有當姐姐一樣的勸。這種苦口婆心地勸解,很多學生是出於感動被動接受,但執行力未必強。
  後來,曲直慢慢摸清了年輕學生的脈,他們不愛聽“大道理”,那就講故事:講“爺爺輩”的故事,通過朋輩間講故事,請來行業大咖講故事。

  2017年,曲直開始帶著學科發展史到小班思政課堂上開講,帶著哈軍工曆史走進學生寢室嘮話,內容從學院創始人郭誌曾任彭德懷元帥機要秘書講到半部電台,再從戰火中的紅色電波講到電子信息領域護衛萬裏海疆。學生們開始對專業身份有了認同,對自己的學習有了展望。

  天邊事不如身邊事,最容易走進學生心裏的是身邊人之間的交流。為此,曲直打起了博士生的主意,創建了“紅色電波”博士生宣講隊。“博士生是學生隊伍中服務國家科研的第一梯隊,他們科研工作飽滿,結合科研實際和哈軍工忠誠報國的精神為本科生、研究生‘現身說法’一定更有效果。”曲直帶著13名博士生一同挖掘紅色基因,將黨的最新理論同學生的研究領域結合起來,她還請來了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的“四進”宣講團老師一同備課,請學院課題組分別聯係服務國家重要領域的知名校友聯講為學生成長“鑄魂”。創新性地采用“訂單式”備課、“菜單式”宣講一下就拉近了學生專業學習和科技報國間的距離。“紮實學好專業知識,我們也能為服務海洋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2020級本科生李辰驥說。


  曲直的每項活動都精心設計,圍繞價值引領開展。她帶領學生走訪大院大所,開展聯建聯講,講出服務國防的決心;她打造沉浸式教育“紅船講壇”學習平台,發動212名研究生成為“宣講員”主動走上紅船講壇學習平台,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她帶領525名研究生獻禮建黨百年燈光秀;帶領750名本碩博開展獻禮黨的二十大——從一葉紅船到中國巨輪快閃...青年學生在曲直的引領下以忠誠報國的踐學續寫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多次被《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報道。紅色電波博士生宣講案例成功入選全省高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十佳創新案例”,她還指導學生獲省“黨的二十大精神我來說”主題活動一等獎。
  “我要做學生的鑄魂人,將想的是黨、為的是國、強的是軍的價值理念春風化雨般融入學生心中!”2023年,曲直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係統青年演講比賽決賽現場中說到。
做科技報國的播種人
鼓勵學生把專業知識應用祖國大地上
  青年學子要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中綻放青春光彩,需要的是過硬的專業能力。
  曲直經常到學生專業課堂上“潛伏”,觀察學生們的表現情況。在一次課堂上,她發現黃帥看上去好像有點欲言又止。課後,她找黃帥了解情況,“老師講解的理論嚴謹,內容完整,但是我覺得再多舉點工程實例就更好了。”

  經過多次調研,學生們喜歡老師把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到一起講解。“被動想,不如讓學生主動做,”曲直帶著學生幹部對哈軍工-哈船院-哈工程時期的大國重器、科技報國、領軍人才的故事進行挖掘,對標核心專業課程進行了課程思政案例的梳理,形成了“課程思政案例庫”。這份案例庫也被信通學院教師廖豔萍引用到了課堂上,幫助學生們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受到了學生們的好評。
  2023年,黃帥要前往上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雪龍2號船上進行通信實驗設備調試,臨行前他患得患失,曲直幫他做了心理調適並鼓勵他,“這是你所學的知識應用起來最好的訓練場,要敢拚敢闖!”在艱苦的條件下,黃帥與合作單位技術人員一道奮戰50餘天,順利攻克實驗各項難題,為國家北極科考做出了貢獻。“學到的理論知識有了應用,感覺很有成就感,”黃帥說。

  黃帥並非個例,張晗到南海科考船一待就是幾十天,幾次出海解決電磁環境數據采集問題;塗涯深入軍隊,和官兵在野外同吃同住一個月,對部隊100多類電磁裝備進行實地調試,對效能的提升做出了貢獻;查浩然、張永飛在暑期前往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克服了高溫和交通上的不便,工程上創新地設計了航空信號采集硬件係統,助力解決了“卡脖子”民航監控數據平台問題……在曲直的引導和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專業學習有了深刻的認識,不少人成為了曲直學生生涯規劃工作中科技報國的榜樣。
  2019年,曲直做客高校廣播電台,麵向全省大學生講授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她錄製的擇業類視頻,被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力提升大數據賦能平台獲評“優質資源”,她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獲省教學創新大賽獲二等獎,慕課全省推廣,指導的學生獲省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二等獎。
做創新文化的播種人
激勵學生爭做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
  一個學生的成長容易幫,一群學生怎麼幫?
  為了培養更多創新人才,曲直改變策略,她把眼光放到了學院冠軍團隊創新文化的挖掘和弘揚上,勵誌做創新文化的播種人。
  信通學院兩個學生科創明星社團——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E唯協會和信通科協名聲響亮,兩個學生科創社團在20年的發展中各類大獎拿到“手軟”: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兩連冠、7年蟬聯中國機器人大賽無人機項目冠軍以及“挑戰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Intel杯”嵌入式係統專題邀請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TI杯模擬專題邀請賽”等各類賽事冠軍。
  2023年,在信通學院黨委書記王銳的牽頭下,學院成立“紅色電波”創新文化工作坊,曲直積極加入成為工作坊成員之一。她所擔負的重要職責正是立足國家需要、學科曆史、冠軍團隊文化挖掘,探索凝練具有工程特色的“總師”文化,推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突破。

  她將冠軍團隊興趣+能力+使命成長的經驗普及推向了更多學生,並化身成了創新文化弘揚的先鋒。
  為了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她開辦了《紅色電波-創新百問》欄目,通過問卷和訪談,搜集學生創新中的真問題,專程拜訪院士和領軍人才,用大師引路的方式解答學生創新之惑。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德森做客“紅色電波”欄目時,對青年學生鼓勵,“希望他們刻苦鑽研、永攀高峰,提出更多創新問題,青年人有闖勁,國家未來才有希望。”在由學院主辦的工信七校“紅色電波”G7信通創新發展論壇上,曲直帶著學生們與高校專家、企業校友共話創新,開拓視野,將創新文化的種子無聲中種在學生的心田。


  “大賽可以促進學生從單一學科到學科交叉,完善知識框架,在協作攻堅克難中練就過硬本領”,曾在學生時代獲全國挑戰杯銀獎的曲直,很清楚創新賽事對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為此曲直抓牢“學科競賽”這個競技場,她積極組織冠軍團隊賽事分享、信息交流、技術切磋,與新工科指導教師定期交流反饋,貫通課賽一體化設置。在她的推動下,學院研究生參賽的積極性突破新高,報名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數量是以往的10倍。曾經在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獲特等獎的王世豪說,“站在全國賽場的舞台上,我們找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帶領學生深入“東方第一哨”,聚焦邊防通訊國家急需,與研究所共建“創新研討班”,將創新從小我融入到祖國需要的大我中;聘請校友中船集團首席專家、載人深潛英雄等領軍人才為學生勇攀科學高峰領航......曲直和學生一起服務國家戰略中不斷成長。
  2024年,曲直獲全國輔導員提名獎,黑龍江省最美輔導員,她曾站在宣講台上這樣介紹輔導員這份職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是高校輔導員的首要職責。把一種凝結大學、國家、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精神植入學生心田,更是一個時時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課題。隻有深刻把握思政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才規律,抓牢成長關鍵點,直麵破局新困惑,解決創新真問題,才能找到為拔尖創新人才鑄魂的時代化專業化個性化新路徑。”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