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博導帶隊”“社科宣講”“漆扇體驗”……用“大課堂”為孩子們構築“小邏輯”~
“紅馬甲”閃亮大街小巷,一抹“誌願紅”點亮一座城。
教師節前夕,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的師生們紛紛走出校園,聯合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保護街區和光明小記者黑龍江站,麵向哈爾濱市各學校小學生代表及家長開啟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保護街區研學活動,並提供趣味社科知識講解。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師生們正在為小朋友們進行活動介紹)
在課堂外放眼世界
“哈爾濱為什麼是火車拉來的城市?”“為什麼“西式城堡”的建築物上有蝙蝠雕像?”答案不在課本裏,而是在一次次的實地研學與文化體驗當中。
想讓這幫“10後”的學生,愛上哈爾濱,愛上家鄉曆史,愛上社科文化,這群青年“小老師”下了不少功夫。
“自己當時選擇哲學專業的時候就在想,哲學這門課,那麼多的理論,那麼多的曆史沉澱,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上一節比較特別一點的思維啟發課呢?”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紅色文化研學團隊負責人管子墨說。
(作為團隊負責人,管子墨時刻在為小朋友們進行安保保障與秩序引導)
於是,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紅色文化研學團隊決定將公益課堂搬到實地中去,帶領孩子們看文物、走巷路、聽曆史、讀家鄉,努力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熱愛家鄉的種子,把對家鄉的熱愛轉化為建設家鄉的實際行動,繼而引領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鄉情懷。
在成長中立德樹人
夕陽餘暉,街區內的巴洛克建築群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壯觀,仿佛在訴說著哈爾濱近代發展的輝煌曆史。團隊講解成員引導著小朋友們參觀了南三道街關公像,哈爾濱城源曆史博物館,徐世昌總督等地,圍繞近代民族工商業,哈爾濱城市發展史,徐世昌與航運公司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巴洛克風情街建築設計的中西結合美學等主題進行講解,為活動渲染上濃厚的文化底色。
參與活動的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為孩子們帶來了獨特的情景體驗,讓他們對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保護街區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家鄉曆史文化的熱愛。
(小朋友與家長們一邊聆聽老師們的講解,一邊瀏覽老物件)
在誌願中貢獻青春力量
為了保護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團隊成員們在中午便將漆扇DIY體驗的場地早早地布置完成,激動地等待著小朋友們來體驗漆扇製作。
經過這群“小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很快開始動手製作漆扇。他們將大漆滴入水桶中,輕輕挑動,隨著漆液在水麵上形成美麗的紋路,孩子們手持白色扇麵緩緩浸入水中,瞬間一把把色彩斑斕的漆扇便呈現在眼前。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製作出了一幅幅獨一無二的漆扇作品,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既是讓孩子們從中獲得樂趣,更是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小朋友們在製作好漆扇後,主動邀請講解老師們一起合影)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本次講解成員由學院教師、學生黨員、支教誌願者、熱心公益的“百姓名嘴”主要構成,既有國家級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博士生導師劉振怡教授扮演起導遊,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次跨越百年時光的曆史旅程,也有清華大學博士林菲老師講授家鄉發展曆史,還有曾獲黑龍江省西部計劃考核優秀的支教老師重返孩子們的講台。在活動中,哲學學院的老師們和孩子們進行了親密的互動,他們引導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進行互動交流,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和自己的見解,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授知識,豐富了活動的內容,交織出一幅師生共處其樂融融的場景。
本次活動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走出書齋、走出“象牙塔”,積極到基層社區中去的號召和要求,深入基層開展社會實踐,促進了優秀文化的傳播。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為未來的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環節照片 依次為支教老師李亞男、宋老師、林菲老師、漆扇體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