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奧賽獲獎者高考加分“瘦身” 河南參加人數有減少
2014-11-28 11:31:00

奧賽獲獎者高考加分“瘦身” 河南參加人數有減少

李鈺冰 圖

  今年,奧賽獲獎者高考加分項目“瘦身”

全國物理奧賽熱度不減,河南參加人數有所減少

  從今年起,我省將執行新的加分政策,高考加分項目將全麵“瘦身”。其中,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獲得全國、省級賽區一等獎者,不再保送到高校。而從剛結束不久的第31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統計數據來看,參加奧賽的人數不降反增。專家稱,沒了“加分”的因素,讓喜歡科學的“高端”學生更純粹。

  鄭州晚報記者 張勤 見習記者 謝源茹

高考加分政策“瘦身”

獲省賽區一等獎不加分

  根據河南省的規定,高中時參加由中科協主辦的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應屆畢業參加高考可加10分,不再具備保送資格;獲省賽區一等獎的學生,不再具備保送和加分資格。

  這個規定恰好是從2014年實行的。

  今年,全國有31個省份調整高考加分政策,最為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取消中學生學科奧賽獲獎生的保送資格,無論是全國級別還是省級,甚至有不少省份連對這類考生的加分也取消了。

全國物理奧賽人數不減反增

  11月上旬,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就是俗稱的奧賽)決賽在杭州舉行頒獎。據組委會的統計,本次大賽的全國參賽人數超過了52萬人,這是有史以來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比賽。

  正是在這樣“不利的”局麵下,參加大賽的中學生不減反增。

  不過,河南地區的參加人數卻有所減少。

  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石敬凱說:“在河南省整個物理、生物方麵競賽的人數銳減。目前整個鄭外生物小組也從原來一二十名減到現在僅僅7名學生。競賽方麵的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不夠,校方重視度不足是造成這一局麵的原因之一,而有些家長過於‘功利化’的報名初衷則是奧賽發展受阻的致命性原因。”

減少加分政策,吸引真正的學科愛好者

  在采訪時,一些專家認為,加分政策的瘦身,並不會使有數學、物理等學科特長的學生發展受到限製。

  石敬凱一直負責學生的競賽輔導,他認為學奧賽對學生的數理化功底要求很高,若隻為保送、加分,學起來不僅相當痛苦,效果也不大。“沒了加分和保送的條件,自然淘汰了一大部分學生,留下來的都是對奧賽本身很有興趣的孩子。”

  目前,鄭州外國語學校已將奧賽課程滲透到日常理科實驗班的教學中去,從最基礎的學習中發掘孩子們的興趣。學校設立理化教學實驗室,平時隻要孩子有提議,就可以由老師帶領進行實際操作實驗。

  “學校從平日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滲透,隻有堅持下來、有興趣的高二以上同學,在比賽前才會組織起來每周進行兩次的強度訓練。”

高考政策改革對競賽有利

  “改革對奧賽的影響主要還在升學問題上。”石敬凱說,對競賽學生來說其實是件好事,這是少數人的遊戲,一方麵將有利於真正有興趣、有潛能的學生脫穎而出;另一方麵,有功利心的學生則不會在奧賽學科加大投入。

  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現在的高考改革方向,就是鼓勵學生發掘特長。換個角度看,新高考是從根本上激發有特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特長,參加各類競賽。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獲得全國奧賽一等獎並入選國際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仍可獲得高校保送資格,但需要經所報考高校測試後,決定是否錄取。

  一些學科競賽獲獎但不夠保送資格的學生,特別是物理和數學競賽的學生,在參加高校自主招生時會有優勢,因為自主招生理科是考物理和數學兩門課。不過假如搞競賽的同學是偏科的,就沒了優勢,因為自主招生獲得降分優惠後,高校還是要看高考成績。

  目前,更多的學生選擇了自主招生。今年自主招生放在了高考之後,結合整個教學改革,競賽學生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有興趣才會堅持下去,大部分有興趣的學生最終都從事了相關行業,多數獲獎的學生現在基本都在國外深造。”

什麼樣的學生能將競賽進行到底

  在河南省實驗中學,18歲的宋薑沛坤和16歲的李浩川剛剛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金牌。他倆還同時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全國僅50個名額。

  他倆是名副其實的“全才”,不僅門門功課優秀,宋薑沛坤還是小提琴高手,李浩川則是乒乓球和圍棋愛好者。

  “我們和別人差不多,每天上課學習,除此之外就是會看很多理化方麵的書籍,我個人比較愛好這些,所以看起來挺有意思的。”宋薑沛坤說起話來格外輕鬆。

  而李浩川說:“我覺得重複很重要,不會的題我會反複去思考,不管看多少遍都要弄明白,過一段時間還是要重新去複習,還會找一些難度高的題型去練習,到比賽前才會進行專門的強化。”

  目前,這倆“大神”又去了天津,將代表全國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他們說雖然還是會緊張,但因為喜歡,所以很享受這一切比賽學習的過程。

不能將“奧數培訓班”和奧賽混為一談

  一說起奧賽,很多人都會想到社會上的各種奧數培訓班,報名者大多是小學六年級至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報奧數班的熱情非常高。

  “我想,應該給社會大眾普及一下,奧林匹克競賽和奧數培訓班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石敬凱說,家長們給孩子報奧數班依然是一種功利心理在作祟。“上奧數培訓班,就是為了小升初。”

  而奧數是一種競技科學,如果隻為了加分去學,那真的是一種悲哀。“他應當是一些有天賦的、對數理化感興趣的、熱衷於科學研究的孩子專屬的學習,小眾化的培養才能造就頂尖的人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光明日報 2017-08-04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