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信陽師範學院大別山紅色資源與文化發展研究院、河南省紅色資源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區域曆史文化資源研究與利用·紅色資源論壇”召開。副校長餘本海和著名軍事戰略研究專家原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教授牛力少將、上饒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國雲教授等出席論壇。來自河南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山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贛南師範大學等全國近20所高校及地方黨史部門、紀念館從事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8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大別山紅色資源與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田青剛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河南省特聘教授翁有為等應邀擔任學術研討環節的主持人和評論人。
開幕式上,餘本海代表學校致辭,指出信陽師範學院正處在一個新的戰略發展期,學校確立了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範大學的奮鬥目標,正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與國際合作交流方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希望通過“區域曆史文化資源研究與利用·紅色資源論壇”,對深化大別山地區革命曆史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在從學術角度發表真知灼見的同時,也對信陽師範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多提建議、多多支持。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教授呂傑大校、中共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祝輝作為嘉賓發言,回顧了與信陽師範學院的合作曆程,對進一步深化大別山區域紅色資源研究合作寄予希望。牛力以“徐向前元帥的光輝人生與高尚品德”為題作了專題報告。上饒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國雲教授等五位專家分別以“方誌敏精神再研究”“中共對近代富農的雙重性認知及其影響”“沈澤民與共產黨人的自我革命”“早期中國共產黨與青年團關係”為題作了主題發言。
在學術研討環節,與會學者圍繞紅色根據地建設、紅色人物的生平思想、紅色精神的內涵及其傳承研究、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本次論壇征文發出後得到全國各地學者的積極響應,收入論文集的研究論文近50篇,對論壇舉辦起到了有力的學術支撐。(來源:信陽師範學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