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公辦beplay體育手機優質教育集團名單,二七區6個公辦beplay體育手機教育集團上榜。
這些上榜的教育集團有啥“獨家秘籍”?他們又是如何實現集團內辦學文化、辦學理念、育人目標、管理評價等高度統一的呢?小布帶你走近這些上榜的教育集團,為你揭秘榜單背後的故事。
近年來,二七區秉承“對教育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對教育多大的投入都值得”的理念,深入領會省、市集團化辦學文件精神,搶抓機遇,大膽創新,確立了“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區域教育高位均衡、優質特色發展之路。先後組建不同類型教育集團38個,有效擴大了轄區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推動了區域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實現了上家門口好學校的願望。
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教育集團
二七區首個集團化辦學試點,由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隴西小學南校區、隴西小學景中路校區組成。2011年9月,相距400米的交通路小學作為第一所托管校,掛牌隴西小學南校區。2021年9月,集團辦學向鄉鎮拓展,位於馬寨鎮的景中路校區開始招生。十一年來,“一校三區” 的教育集團經曆了“統一招生、教師流動”“崗位、管理、評價三統一”“年級合並、校區輪轉”三個階段,三校區從“局部的外顯的融合”走向“全麵的深度的融合”,實現了“2+1 >3”的集團化辦學效果,極大地滿足了家長對優質教育的渴求。近年來,集團被評為“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黨建工作示範校”“河南省2021年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典型案例集團校”“鄭州市2022年優質教育集團”等榮譽稱號,德育、空中思政課堂等多個案例獲得教育部推薦表彰。
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教育集團
創立於2020年5月,是二七區首個公辦初中教育集團,由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南校區、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實驗學校三個校區組成。集團秉承“博學至真”的校訓、“以真育真,共同成長”的辦學理念以及“培育真才學生,塑造真情教師,構建真愛校園”的辦學願景,以“鄭州一流,中原名校”為目標,取得了較高的辦學聲譽。最近,剛剛摘取河南省首批義務教育階段優質教育集團和河南省首批“五育”並舉實驗學校兩項殊榮,又上榜了“鄭州市首批公辦beplay體育手機優質教育集團”。未來的五十七中學教育集團,將持續堅持“以課程發展人、以製度激勵人、以文化滋養人”的發展策略,努力建設“有質量、有文化、有溫度、有特色”的卓越教育集團,培養更多“愛生命 愛生活 會學習 會創造”的兩愛兩會新時代中學生,讓集團成為學生喜愛、家長信任、社會認可的老百姓家門口的熱點學校。
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成立於2020年6月,集團成員校堅持“校際統籌、資源共享、合作共進”的原則,實施“七統一”“三共享”,通過校區間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使各校區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通過青藍工程、教師素養提升大賽、課堂文化節等措施,為教師搭建了多渠道的成長平台;通過“雙減”政策的實施,探索“五育並舉”、課堂教學等有效途徑。集團校之間在品牌建設和課程體係建設上始終堅持共享共進,在“開放辦學”“家校共育”及足球、籃球、跆拳道等學校特色品牌方麵,實現了發展共進,集團內已初步實現了辦學文化、辦學理念、育人目標、管理評價的高度統一。
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由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二七區實驗中學、二七區京廣實驗中學、二七區鄭師附屬人和學校組成,涵蓋初中、小學學曆教育。集團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了每位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核心學校”引領示範作用,通過資源共享和深度融合機製,讓教師資源的流動由‘輸血’向‘造血’轉換,文化資源的融合由單向傳遞向互動交流轉變,課程資源的建設從方向教授向特色創生發展。同時集團實施“小初高一體化培養”項目,創新人才培養,並逐步探索具有特色的“學生全麵發展+個性特長發展”的貫通培養模式,著力打造“科技特長+藝術特色”為一體的培養模式。集團化辦學打造的協同發展,育人共同體理念,團結、互助、融通的模式,進一步實現“讓更多人享受更好教育”的目標。
鄭州市二七區“向陽花”教育發展共同體
以二七區輔讀學校為牽頭單位,於2018年3月協同7所義務教育普通小學、1所初中、1所幼兒園在內的9個理事單位,共同構建的普特融合型教育集團。集團緊緊抓住“均衡發展”和“普特融合”兩條主線,通過協同、交流、融合及指導,實現特殊教育的理念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發展成果共享以及教師專業性發展。集團按照“為每一個學生製定個別教育計劃——編製訓練課程——開展教育訓練——進行評估反饋——調整訓練計劃”等教學模式,對隨班就讀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康複訓練等服務,滿足學生個別化需求,讓殘疾兒童青少年和普通兒童青少年在融合的環境中相互尊重、共同成長進步。
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小學教育集團
創立於2020年6月,由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小學和幸福路小學南校區組成。集團注重傳承兩校原生文化積澱和年級段“南低北高”的戰略布局,完美演繹了上通下達“1+1>2”的優質集團辦學生態。集團以“生活力”課程為基點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態和生命活力,讓每個孩子擁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意願,擁有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以“融合”事件為文化生長觸發點,不斷推進新幸福“拚”精神;以優化師資配置為重點,製定“3+X”高階培訓,實現教師靶向流動,助推教育均衡發展;以“教學+管理”“雙線並行”工作思路,提速育人水平。短短兩年時間,兩校區不僅成為深度優勢互補、發展高點定位、資源抱團共享、理念統一、願景共創的辦學集團,還在國家、省、市、區各級比賽中屢獲大獎,僅國家級就有171人次,還成立了家校共育的“礪成”學生成長中心,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家長公益社團,開啟了家校社協同育人新征程,打造了集團化教育新樣態。
據悉,近年來,二七區在集團化辦學改革發展過程中,不斷開拓思路,創新形式,豐富成果,在完善緊密型和項目型教育集團工作機製的基礎上,探索嚐試聯盟型、銜接型、合作型等不同類型教育集團運行模式,開展多形式集團化辦學改革。同時,二七區注重區域集團化辦學典型經驗和成效的總結和推廣,2021年12月,二七區獲評河南省2021年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典型案例縣(市、區),並在河南省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研討會上做典型發言;隴西小學獲評河南省2021年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集團學校,其集團化辦學改革經驗被河南省教育廳作為典型案例進行經驗推廣,《教育時報》《河南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2022年1月,在鄭州市教育局組織召開的“雙減”工作(校內)寒假調度會上,二七區做了關於集團化辦學經驗做法的典型發言。
(beplay2網頁登錄 來源:二七發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