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家校共育合作,江西新餘市渝水區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建家委會,設立校長書記接待日、家長開放日,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親子閱讀、“萬師訪萬家”等活動……如今在渝水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家校共育活動遍布,為學校和家長搭建起一座“連心橋”,讓孩子綻放更多活力。
架起“連心橋”,家校共育聚合力
“‘雙減’下作業量是減少了,但孩子成績會不會下滑?”“現在考試少、成績也不排名,那我們怎麼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3月4日,渝水七小“校長書記接待日”如約而至,幾位家長帶著疑問走進了渝水七小家校協同育人中心,在與校長陳忠英的一番“麵對麵”交談後,他們心裏的焦慮已完全放下,“希望今後學校能采取更多家校合作的方式,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
南安中學是一所公辦農村中學,有90多名留守學生。為了讓在外務工的父母放心,讓在家學習的孩子安心,該校創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親情連線室,安裝了電腦及視頻設備、電話等,留守學生每周都可以在校免費通過電話或網絡視頻,與在外務工的父母“雲上連線”。
搭建家校溝通平台,凝聚學校和家長的教育合力,已成為渝水教育人的共識。近年來,渝水區把加強家校共建共育作為重點工作,全區所有beplay體育手機均設立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各學校依托該中心探索創新“家長開放日”“萬師訪萬家”等活動。各校還成立了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充分發揮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謀和監督作用,家委會也成為溝通學校、家長和孩子的橋梁與紐帶。
“以前家長與學校之間會因為收費、活動舉辦、座位調換等大大小小的事情發生矛盾,有的家長甚至跑到教體局去反映情況,究其原因還是缺乏有效的家校溝通。”陳忠英表示,家校協作讓學校和家庭更加互通、互動,“比如通過召開家長會、開放‘校長書記接待日’及時向家長答疑釋惑。成立家委會後,我們又把學校重大決策和大型活動都交由其商議、溝通、執行,學校的信訪件大大下降了,家校關係更加和諧了”。
培好“引航人”,家校共育強動力
“做父母真的是一門學問,再好的學校和老師也不能替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今後要改變觀念,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積極引導,做到言傳身教。”……一堂“從心理撫養談早期教育”的“雲課堂”開講後,渝水五小的家長紛紛在班級交流群裏分享感想。
隨著家校合作的深入推進,該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不斷創新方式,線下開設了7堂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圍繞“陪伴孩子成長”“‘雙減’政策下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等主題,邀請經驗豐富的老師為家長現場授課;線上開設“家長雲課堂”,利用網絡平台對家長開展培訓,還在微信公眾號開設“荷美家校雲課堂”專欄,定期分享家庭教育主題文章,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渝水區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前覺得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做家長的平常忙於工作也無暇顧及,現在通過線上線下講座這種形式,讓我明白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麵的責任與義務。今後我將加強與學校的聯係溝通,和老師齊心協力共同教育好孩子,也會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做到教育不錯位、不缺位。”渝水五小三(3)班學生吳成希的媽媽感慨道。
家長“請”進校,家校共育添活力
每天早上,在渝水六小大門口,除了交警,還有幾抹“誌願紅”照護著孩子的上學路。這些“紅馬甲”就是“愛心護學”的家長誌願者,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們堅守崗位,用愛心為孩子築起了一道安全暢通的暖心通道。
在渝水八小,除了開放日邀請家長進教室聽課,學校還發揮家長的職業資源優勢,邀請醫生、警察等職業的家長走進課堂,不僅豐富了學校教育元素,也為教育打開了另一扇窗。姚圩中學利用學校大型活動開展家長跟班服務,讓家長協助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考試邀請家長協助監考,運動會邀請家長維護紀律,通過家長體驗教師工作達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事實上,渝水區各學校的教育過程中都能看到家長參與的身影。渝水區把家長“請”進學校,把家長資源引進課堂,發揮家長在各自專業技能方麵的優勢,作為學校教育內涵的有效延伸,讓家校互動的模式有了新的詮釋。
“過去,孩子教育出了問題,學校、家庭互相抱怨,現在許多家長在了解學校教育的同時,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校的事情中來。”渝水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說,全區各學校深挖家校共育途徑,家校共建共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也打通了家校協作“最後一公裏”,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