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進行時,教育話題熱度不減。多位代表委員就如何促進孩子全麵發展建言獻策,跟小編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3月7日上午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第二場“委員通道”開啟
全國政協委員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
唐江澎就孩子全麵發展
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起來看↓↓
“
中國教育電視台記者:
過去一年從“停課不停學”到全麵恢複教學,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全社會都看在眼裏。但與此同時,關於教育的一些憂慮一直困擾著家長們,比如學生作業問題、培訓機構亂象問題等等,究其原因,還是離不開對分數的追求。您作為校長,怎麼看待這種現象?您認為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
代表原聲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
有人說學生一生有一次考試——高考,家長一生兩次高考,而我們這些高中校長,是每年一次高考。所以對剛剛所提到的那些壓力和憂慮,我感受很深,思考也很多。是的,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隻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一個學校沒有升學率,就沒有高考競爭力,但教育隻關注升學率,國家恐怕也沒有核心競爭力。分數是重要的,但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
去年開學,高一新生報道,男生自報平均身高1.80米,女生平均身高1.66米。現在的孩子發育很好,長勢喜人,我去比了比,一半男生都比我高,但是測了一下引體向上,有132個男孩一個也拉不上去。高一893個學生中有774個戴眼鏡,雖然這個比例比上一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作為校長恐怕也要引起足夠關注,我們從練俯臥撐開始,天天加強鍛煉,到元旦已經千人挑戰一分鍾50個俯臥撐成功。
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今年這屆高三畢業生,到2049年也就是第二個百年實現的時候,年齡都在四十六七歲,正是人生盛年、家國棟梁,我們注定將生活在我們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所創造的未來社會裏。今天孩子的全麵素質,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整體實力,也就是我們社會的幸福程度。教育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關於教育的真諦,我想借用總書記昨天在看望我們醫衛教育界委員,和我們共商國是時說的這八個字,它深刻揭示了教育的使命與價值。
我也想和年輕的家長簡單地交流兩句,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在我看來,讓幼兒園的孩子養成整理東西的習慣,遠比讓他們早識字重要;讓孩子多讀書,遠比讓他們做那些閱讀理解題重要。上午奧數、下午外語,一周七八個補習班,逼到最後沒了興趣,也就沒了學習。
這兩天委員們在審議“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教育已經作為專章提出來了。它的標題我看就應該成為我們社會各界的共識,那就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如何促進孩子全麵發展?
代表委員還有哪些精彩觀點
跟小編一起來看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誌豪:
必須堅持“五育並舉”,發展素質教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發展素質教育,統籌推進教育評價、育人方式等改革,就要盡快補齊短板,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學科教學整體育人等功效,讓“五育”像陽光雨露一樣滋養著學生健康成長。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司法廳副廳長鄧健:
要以協同“共進”為理念融合教育方式方法,助力家長科學因材施教,促進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家校教育方式互補。以協同“共識”為基礎順暢交流溝通,家長要積極主動及時與學校溝通,家校之間要達成共識,真誠交流。發揮學校在家長培訓、家校聯動等方麵的重要作用,家校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人才的教育目標達成共識,協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