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楚雄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明確目標任務,直麵問題、強化措施、壓實責任、精準發力,打好“政策牌”“法律牌”“保障牌”“感情牌”,紮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應入盡入”、失輟學學生應返盡返。
行政控輟抓落實,打好“政策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和鄉鎮聚焦控輟保學,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係統“雙線六長”責任和市鄉村組“四級”責任,細化“政府勸回來,學校留下來”的措施,並成立鄉鎮主要領導負責的控輟保學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包保責任到人。結合學校實際完善控輟保學工作方案,明確學校領導班子、職能部門、年級組(完小)和教師的工作職責,層層壓實責任。切實落實好“一校一策”“一生一案”工作要求,針對輟學學生,詳細了解原因,逐一建檔,製定勸返措施,明確學校、年級(完小)、班級包保責任人,紮實開展勸返工作。采取集中補課、單獨教學、集中編班等措施,通過家校共育、心理輔導幹預、師生結對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做好勸返複學、返學學生分類安置教育等工作。開設音樂、美術、體育、勞動、實踐、技能、活動等方麵的課程,增強課程實用性和吸引力,關心關愛每一名複學返學學生,確保勸返一人、穩定一人。
依法控輟勸得回,打好“法律牌”。加強宣傳教育,認真落實好依法控輟保學各項舉措,不斷提高群眾依法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控輟保學宣傳月”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強家長法律意識,督促家長主動送孩子上學。指導各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宣傳欄、校會、班會、家長會、發放《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通過“千師訪萬家”活動,開展入戶宣傳動員,努力做到學生和家長人人接受家訪、人人接受宣傳教育。依托各鄉鎮下鄉扶貧工作隊、村委會等宣傳教育法規和控輟保學工作。加大教育執法力度,嚴格執行《限期入學通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製度。
扶貧控輟留得住,打好“保障牌”。不斷完善教育扶貧政策體係,出台《脫貧攻堅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和《脫貧摘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細化方案》,構建幫扶機製健全、幫扶對象全覆蓋、工作清單明確的教育扶貧工作格局,助推全麵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截至2020年底,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項目,資助學生17.9萬餘人次、資助金額5857萬餘元;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家庭學生6966人次、資助金額684萬餘元;辦理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610人,貸款金額1200萬餘元,切實將國家的各項資助政策落到實處。出台《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勸返複學學生安置工作方案》,按照“一鄉(鎮)一案、一校一案、一生一策、一生一卡”原則,統籌做好勸返學生分類安置工作。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市教育體育局會同衛生健康、殘聯、民政、扶貧等部門,成立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進行評估,結合監護人意見,提出恰當的安置方案,積極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全力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工作,切實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依托“走訪問需”入戶活動,對適齡兒童貧困家庭進行教育引導及宣傳,確保人人能上學。
情感控輟學得好,打好“感情牌”。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和國家課程設置方案,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特別是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合理安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體育鍛煉時間和活動內容,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校園成為師生的幸福家園。加強beplay体育手机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認知自我、學會學習,對有輟學傾向的學生及時開展心理疏導,消除輟學念頭。實施“全麵改薄”工程,改善農村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強校園內部綠化美化,淨化校園周邊環境,打造優美和諧、特色鮮明的校園環境,全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教學關係。全麵深化課程改革,打造高效課堂,豐富課程內容,切實減輕課業負擔,破解學生厭學問題。著力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水平,通過培訓班、研討班、訪學等形式提升教師的育人藝術,切實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在校安心學習、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