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局等十部門印發《福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公辦beplay體育手機、幼兒園專職心理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其它類別學校參考執行。兼職心理教師待遇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可從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統籌保障。班主任(年段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責任人。
為加快福州教育強市建設,全麵提升我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展,製定本行動計劃。
0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教育部《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beplay體育手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樹立“治未病”理念和“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觀念,堅持係統觀念,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堅持家、校、社、網協同育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健全完善我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係,培育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爭當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排頭兵。
02、發展目標
教育教學、谘詢服務、綜合保障、預防幹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發展格局構建和疫後綜合征應對取得實效;師生心理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普遍提升;行政主導、專業指導、家校社網一體化工作機製進一步健全,逐步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
03、基本原則
科學性與實效性相結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規律,科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把解決思想問題、實際問題與心理問題結合起來,把育德與育心統一起來。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充分發揮心理教師、班主任(年段長)、輔導員、家長等育人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心理教師引領與全體教師滲透相結合,高度重視心理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與能力。
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堅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麵向全體學生開展,同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理念、方式、方法創新,分層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滿足師生、家長群體心理健康服務需求。
發展性與預防性相結合。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和傳播,充分挖掘學生心理潛能,培養理性平和的陽光心態,促進身心健康同發展。實施積極主動、及時有效的危機預防幹預,最大限度減少心理極端個案發生。
04、教育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暴恐事件等突發事件的心理支持等。主要分發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
1.發展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以發展性教育為主,重點放在培養良好心理品質和開發心理潛能上。幼兒、小學生側重環境適應、認知生命、交往心理、愛校樂學等教育內容;初中生側重青春期心理、珍愛生命、自知自律、有效溝通等教育內容;中職生、高中生側重生涯規劃、敬畏生命、開發潛能、意誌曆練等教育內容;大學生側重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等教育內容。
2.補救性教育。
補救性教育主要麵對少數出現情緒障礙、自我意識偏差、人格偏差、人際關係不良、異性交往與戀愛心理問題、學習困難、學習與考試焦慮、學校適應障礙、性心理障礙、網絡沉迷、突發事件調節障礙等各種問題行為的學生,以心理危機幹預為手段,應對、排除和幹預學生的心理危機和極端行為,並在必要時實行醫療轉介。學校及心理教師、班主任、輔導員應積極配合心理(精神)衛生機構做好這些學生的心理康複工作。
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教育教學活動以心理教師為主,班主任(年段長)、輔導員共同實施,學科老師結合課程教學貫穿滲透、生活老師積極協同配合,德育、團隊、學工、安全等幹部具體指導參與,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各地各校要製定學段心理健康教育規劃或行動計劃,具體設置教育目標、內容、形式、途徑、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課形式,包括集中授課、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將其簡單作為心理學科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學理論的灌輸,應注重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最大程度地預防學生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切實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心理委員、學生心理社團等作用,積極開展朋輩教育,強化朋輩支持;注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抗壓抗挫折能力;實施“傾聽一刻鍾”行動,鼓勵學生每天至少與家人或同學有效溝通交流15分鍾。
05、主要任務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配齊配強心理教師。至2023年年底,在核定的教師編製總量內,高校按不低於1:4000的師生比配齊配強專職心理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beplay體育手機按不低於1:1000的師生比配齊配強專職心理教師;學生數不足1000的beplay體育手機、幼兒園至少配備1名有資質的兼職心理教師。強化心理教師隊伍全員培訓、梯級培養,開展專職心理教師崗位大練兵、研學實踐以及技能競賽、個案團體輔導素養比賽、送教送培等活動。每年組織專兼職心理教師接觸病(案)例實操訓練不少於2小時,接受專業督導分別不少於8小時、4小時。公辦beplay體育手機、幼兒園專職心理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其它類別學校參考執行。兼職心理教師待遇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可從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統籌保障。
突出抓好隊伍專業化發展。班主任(年段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責任人。在各地各校組織崗位練兵、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市、縣(市)區、高校每年分別舉辦beplay體育手機班主任(年段長)、高校輔導員骨幹提高培訓,時間不少於8課時。班主任、輔導員每學期應開展不少於1次的主題心理班會或心理教育活動,同時要落實家訪工作,推進家庭教育,注重在教育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善於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結合。
實施全員育心計劃。福州教育研究院、各縣(市)區教師進修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心理工作聯席會,分析研究部署工作,其中教職工全員培訓教育活動不少於2課時。全體學科教師應發揮教師人格魅力和課程育人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做到學科知識傳播與心理品質培養有機融合。各地各校每年要組織德育、團隊、學工、安全等幹部進行業務培訓或以會代訓,幫助幹部教職工了解掌握心理谘詢輔導和危機幹預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2.強化教育教研工作
完善專業指導管理體係。聘請權威專家擔任福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心理健康教育顧問,組建專家指導組。健全完善市、縣(市)區、中小幼學校三級心理健康輔導站、所、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谘詢輔導中心。注重借助和發揮衛健係統以及團委、婦聯、關工委等心理健康工作優勢。
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市級依托市教育研究院所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組建;縣級依托所屬教師進修學校組建,配齊配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力量。設立市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工作。
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開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由市未成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協作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牽頭負責,2021年完成。小學三至六年級、初高中起始年級每兩周1課時,其他學段、年段每月1課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規範課程設置,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同時倡導麵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和輔修課,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學校要利用道德與法治課、思政課、衛生健康課、班會課和校本課程等時間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保證開齊開足。
3.提升場所建設水平
堅持高起點高質量。按照配置齊全、功能完善、服務一流的標準,新(擴)建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各級各類學校應選擇相對獨立、安全、靜謐、便於學生進出的場所建好心理輔導室(中心),可選擇並冠以貼近學生心理、易於學生接受的場所稱謂。
實現功能配套齊全。普通beplay體育手機心理輔導室須具備教師辦公、檔案管理、個體谘詢、團體輔導、心理測評、宣泄放鬆等功能;中職校、中學一類校、小學中心校在普通beplay體育手機建設標準的基礎上,提升建設標準,拓展場所服務功能;小規模beplay體育手機校、幼兒園應保證心理輔導室具備教師辦公、檔案管理、心理測評、個體谘詢等功能。開展心理輔導應恪守職業倫理規範。
實施特色培育工程。出台具有區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考評體係。每年遴選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特色校、示範校,支持評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區和名師工作室。
4.健全危機幹預體係
抓好製度建設。建立學生每學年心理健康普查、每學期關注人群心理篩查、重要節點心理問題零報告等製度,加強早期預警工作,有效預防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
拓展危機幹預途徑。會同衛健部門探索醫教融合,加強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的專業合作。2021年前,各地各校建立對有嚴重心理問題、心理障礙或心理危機學生轉介的“綠色通道”。改造升級24小時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融合式發展體係,麵向全體師生、家長和有需求的社會人士開展免費谘詢、輔導、轉介導引等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全員提升幹預能力素質。統一編寫心理危機幹預教材,每年分層分類組織開展心理危機預防和幹預培訓,提升各級幹部、全體教師心理危機預防和幹預意識。
5.家校社網協同育人一體化
狠抓家庭教育。學校應通過入戶家訪、校園來訪、網絡訪談、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持續加強家校溝通交流,育德與育心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每學年學校至少組織1次家長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輔導,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心理專題家長會。
實現“一生一檔e心健”。支持建立全市beplay體育手機生心理成長檔案及心理大數據分析管理與服務平台,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從小學到中學(中職)畢業的心理健康數字化、檔案化係統跟蹤服務;支持市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協作中心推進基礎網絡平台建設,促進各高校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用福州市數字青少年宮“心靈家園”專欄、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省市心理名師工作室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等平台載體,向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科普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積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了解掌握孩子成長規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優化教育生態。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不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依據評價學校、教師,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各級要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良好環境,切實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幫助教師學會自我心理調適,防止教師將個人不良情緒帶入學校和課堂。探索在教師招聘時進行心理測試。
群策群力群防。建立教育、編辦、人社、財政、衛健、文明辦、團委、婦聯、關工委、大數據委、鄉鎮(村居)、街道(社區)等有關單位部門密切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機製,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穩妥應對突發事件,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關注學困生、輟控生、留守學生、特異體質學生,以及家庭情況特殊、早戀、沉迷網絡、親子矛盾突出等群體學生,幫助解決思想、心理和實際問題,為學生家庭紓困,為學校安全托底,不斷增強工作合力。
06、保障措施
1.突出組織保障。
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協同推進。黨委、政府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負領導責任,教育行政部門對本地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負管理責任,學校承擔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體責任,校(園)長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學生工作部門具體負責。編製部門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和教研機構編製工作;人社部門配合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招錄選配、繼續教育和職稱評聘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心理健康教育資金投入、心理教師激勵性政策預算安排等工作;衛健部門配合教育部門探索醫教融合,推動精神性疾病學生轉介診治“綠色通道”建構等工作。其它有關部門單位應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2.嚴格督導問責。
各級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指標體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督導和隨機檢查。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建設整體規劃,納入文明校園、平安校園考評,納入校長(教師)績效考核,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管理,引入問責追責機製。
3.加強投入扶持。
不斷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重點扶持建好心理輔導站、所、室(中心)。及時解決基層急難愁盼事項,合理分配心理健康教育硬軟件資源,在師資培訓、教齡認定和職稱評定等方麵向心理教師傾斜。
4.不斷改革創新。
在隊伍建設、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關護等方麵設立市級試點項目,鼓勵各縣(市)區結合實際積極謀劃試點項目,銳意改革創新。支持各地各校主動作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理論研究、課題研究,大力促進創新型成果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