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抗擊新冠肺炎:最美逆行,用生命守護平安!
2月12日,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的工作人員迎接寧夏醫療救援隊。
為便於工作,護士黃世會剪去長發。
定點救治,白衣天使彰顯醫者仁心
疫情爆發後,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下稱附屬醫院)的白衣天使們挺身而出,日夜奮戰在第一道關口,以血肉之軀把病毒擋在身後。
1月29日,附屬醫院被襄陽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確定為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1月31日,住院部外科病區開始收治病人的前一天,全院在職黨員集體來到支部書記辦公室,主動請纓到一線。現場,一聲聲“我報名!我是黨員,讓我上!”令人熱血沸騰。
呼吸內科醫生楊曉俊說:“2003年非典我在發熱門診,我有經驗,孩子已成年,無家庭負擔,我要到一線。”
外科醫生孫秀峰、護士何小玉夫妻,麻醉科醫生潘科、呼吸消化科護士孫莉夫妻,選擇將年幼的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夫妻共赴一線。
“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我看到許多投身其中的黨員,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無私、團結、勇敢,我要向他們學習。”孫凡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為了戰“疫”,她緊急給“二寶”斷奶,喝著斷奶藥上了“戰場”。
查體溫、記錄生命體征、護理等平時輕鬆的操作,在厚重的防護服下變得不那麼容易。為了更好地工作,25歲的護士黃世會把留了4年的齊腰長發剪成利落的短發。原本,她是想在這個春節拍攝美美的婚紗照。
劉嬋娟是醫院第一位開放收治病人的醫生。麵對病區50位患者,除了開藥做治療,她自覺擔負起心理疏導的職責,以減輕病人的焦慮和思想壓力。很少有人知道,劉嬋娟的愛人也是醫務工作者,已投入抗疫一線戰鬥。家中兩個孩子,老二隻有2歲;兩位老人都已78歲。
除夕夜,萬家團圓之時,物資辦負責人任雪娟守在醫院倉庫門前,每隔一小時,給運送600件醫用防護衣的貨車司機打一次電話,跟蹤物資軌跡,直到晚上10點,貨車安然抵達才放心離開。任雪娟說:“作為後勤保障,不能讓勇士們手中無槍,這是我給自己定的鐵的目標。”
醫務老兵們站了出來!周曉東,62歲;陶利元,65歲;王貴平,59歲;李建華,60歲。在附屬醫院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處值守的這四位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1歲。疫情突襲,他們主動請戰,身穿防護衣,兩人一班,輪流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測量體溫,進行心理疏導。
因精心救治病患,2月5日,附屬醫院外科黨支部和業務院長魏軍受到省委組織部通報表揚。截至2月13日,附屬醫院已開放病房150間,累計收治病人203人。日前,附屬醫院又接受市裏一項新任務——牽頭改造、管理一家酒店作為一個病區,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
堅守一線,他們用行動踐行誓言
“逆行”而上的還有數以千計的學校醫學院和附屬護校的畢業生們:
醫學院護理專業2010級1班趙欣茹,現在武漢協和醫院口腔門診工作。作為第一批支援人員,她和公婆、先生一家四口全都奮戰在抗疫一線。護士長考慮她家裏情況,讓她暫時休息,趙欣茹說:“家家都有困難,我有兩個孩子,沒有後顧之憂。人人都能奉獻,我也責無旁貸!”
2月12日,對口援助我市的寧夏醫療隊到達襄陽,其中的醫療隊員丁妮是醫學院06級護理學生。
2009年畢業的“高英護”專業0602班的魯紅平是湖北省中醫院產科助產士,疫情爆發後,她第一時間申請去湖北中醫院隔離病房工作;護理1003班的許子婧奮戰在解放軍空降兵醫院;護理0808班的吉嶽萍奮戰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重症隔離病房;護理0401班的姚定、助產0901班的姚媛是抗擊疫情的姐妹花,她們分別奮戰在武漢市武昌醫院、普愛醫院;護理0302班的廖煥堯奮戰在襄陽市中心醫院……
大年三十,學校附屬護校2002屆護理專業畢業生申莉是一個人過的。作為市中心醫院第一批防疫誌願者,她被安排到東津院區發熱病房支援救治工作。因為擔心自己身上攜帶病毒,為了家人的健康,申莉選擇在外麵居住。2003年5月,申莉曾作為誌願者參加過防治SARS工作。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醫院征集誌願者時,她又毫不猶豫地第一個報名。申莉跟護士長說:“我喜歡打羽毛球,體質好,不容易被傳染;我經曆過SARS,有經驗,SARS時有很多年長的老師鼓勵我,我也希望我可以鼓勵到年輕的護士們。”17年前,申莉剛參加工作,被老師鼓勵。到現在,她已經成長為一個給同事力量的人。
護校2009級22班的周萍奮戰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重症監護室;1995級的高丹丹奮戰在武漢同濟醫院重症監護室;2010級14班的卜若男作為團市委招募上崗的第一批醫療誌願者,奮戰在市傳染病醫院抗疫一線;2008級的楊星星堅守在棗陽市人民醫院抗疫一線……“健康所係,性命相托……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從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走出去的白衣戰士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入校之初發下的誓言。
後勤不後站,全力保一線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防疫戰線的後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鎂光燈的聚焦,也許你叫不出他們的名字,記不住他們的身影,但他們在後方默默無聞地築牢防“疫”的基石,為防控疫情工作提供最堅實的後盾。這個群體就是學校後勤產業服務總公司。
1月31日,學校決定將北校區學生住宿區臨時改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隔離區,一天之內,要將536名同學的行李物品全部搬離。後勤30餘名員工與醫學院學工幹部一起,層層運輸、件件打包,以班級為單位,將90間寢室共計1600多個行李袋、200多個鐵櫃有序搬至南校區教學樓統一存放。學生物品十分瑣碎,一間寢室要打十餘個包裝袋。參與者奮戰12個小時以上,最大努力地妥善保管同學們的私人物品,保障每位同學的財物安全。同時,還要承擔將附屬醫院門診、住院病房以及學生公寓改造成隔離病房、醫用汙水管道改造等任務。麵對用工人手不夠、改造建材短缺、改造衛生標準要求高等重重困難,“後勤人”一刻也不耽擱,與時間賽跑,日夜加班趕工,按時保質地完成了病房改造任務。
後勤財務部和水電班員工、宿管員為院區百餘個房間安裝、調試水電,充值水電卡……反複調試,隻為了不出任何差錯。
飲食服務中心擔起了醫護人員和住院隔離治療病患人員的夥食保障的任務。“一日三餐,前方打仗,我們後方更要做好支援!”采購員、食堂經理、食堂工作人員帶著特殊的使命重返工作崗位,與前線的醫護人員一同堅守,共同戰“疫”。
物業管理中心協同學校保衛處、社區工作人員織密校區、職工小區安全防控網,細致做好出入登記管控、樓道消殺、入戶發熱篩查,確保了“不少一戶、不漏一人”的防控要求。
關鍵時候立得起、頂得住、信得過,這就是有擔當的襄職後勤人!
鄉村戰“疫”,學生黨員衝在前
當襄職醫護人員英勇“逆行”,全力救治病患的時候,在疫情防疫最前沿——農村,有一批逆流而上的襄職學生黨員。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隻有一個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隻有一張張村民都熟悉的麵孔;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隻是看好自己的村;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卻同樣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這批學生黨員就是學校2019年招收的“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學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學生張玉軍是棗陽市琚灣鎮蘆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蘆坡村有20多名武漢返鄉人員,張玉軍每天給這些人測量2次體溫,及時向上彙報。幾天前,村裏發現有兩人發燒,他趕緊和村幹部、村醫一起,將患者送到發熱門診檢查、拍片、驗血……“後來2個都排除了!”張玉軍說,“一聽說有發燒的,我心裏就懸著。排除了,我這心才落地。”
學生丁雪花來自南漳縣九集鎮易家灣村。村裏一戶人家有兩個女兒從武漢回來探親。正月初二夜裏,丁雪花帶人去查體溫,顯示正常,但是到正月初四,她們就住進了醫院。“有人問我怕不怕,我是幹這個工作的,我不去誰去?”丁雪花在日記裏寫道:“盡微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忠於職守,盡黨員幹部之責。”
學生王先濤是宜城市南營辦事處桐樹村人。疫情發生後,村裏要求黨員幹部“包組到戶”,王先濤包的是一組,共86戶330人。他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入戶為每個人量體溫。每天回到家,剛滿一歲的孩子就喊“爸爸,抱抱”,王先濤隻能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他說,雖然心裏很不好受,但為了抗擊疫情,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beplay2網頁登錄)
|
[beplay2網頁登錄湖北分站]
|
掃一掃 關注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