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讓名師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航員!

      2020-06-10    

  名師引航把方向,凝心聚力共成長。作為武漢工程大學的研究型學院之一,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肩負著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近年來,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穩中有升,學生每年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率均高於30%,一次性就業率穩居全校前列,學院學子在各類省級學科競賽上屢獲佳績。近日,武工大首例"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係下的優秀博士生田凡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在其十一年的求學生涯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包括JACS在內的7篇SCI論文。化環學子的點滴成長,離不開學院老師們的辛勤耕耘。
  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實施"名師育人"工程,立足學院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多措並舉,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紮根班級,名師成為學生班級的大家長
  班主任隊伍是推進"三全育人"人才培養體係建設的重要抓手。為切實加強和完善班主任工作,長期以來,學院多名教學名師主動到一線擔任班級班主任工作,致力於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學院教學名師在班主任工作中強化"導"、弱化"管",他們用寶貴的科研時間陪伴化環學子,見證學生的成長、解惑學生的青春煩惱,他們用名師的見識與高尚的師德陪伴學生走過人生最關鍵的四年,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遠大抱負與腳踏實地。
  校級教學名師陳嶸老師是2017級應用化學基地班的班主任,2017級應化基地班的學生們說:"我們一開始覺得我們上的不是大學,是'高四'呀,後來才發現,能在大學上'高四'是多麼難得的幸福!時間在慢慢告訴我們答案,我們也終於明白和理解陳嶸老師的良苦用心。大學裏剩下的日子,希望我們都能多為目標努力,少浪費時間,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陳老師,不辜負每一位為我們付出的人。"
  自學院成立以來,陳嶸老師便一直擔任班主任,至今已經第五年了。為加強班級建設,他帶領班級學生共同製定了《化環院2017級應用化學理科基地班學生準則》《化環院2017級應用化學理科基地班班委職責》《化環院2017級應用化學理科基地班寢室文明公約》《化環院2017級應用化學理科基地班"雙評"評選方法》等一係列班級規章製度。在日常生活中,陳老師會根據班級學習狀態不定期召開班會,每位同學每學期都要進行個人成長PPT總結彙報,陳老師在學生鬆懈時警醒,在學生勤奮時鼓勵,與學生一路同行。
陳嶸老師與2017級應化基地班的學生
  陳老師不僅親自擔任班主任,也積極指導科研團隊的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今年的校十佳班主任趙慧平老師正是陳嶸老師團隊的一員。作為一名"新班主任",趙老師用心關愛學生,定期走訪宿舍,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性格特點,並對宿舍內務、個人衛生習慣等方麵提出高要求。為了更好的幫助新生適應大學,趙老師組織開展了包括"用滿腔熱情赴四年之約"暨寫給四年後的自己的一封信、"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之優秀學長學姐學習經驗交流、及"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之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成功學長學姐經驗分享等一係列主題班會活動。
  "特別感謝身邊給予榜樣作用的包括陳嶸老師、袁華老師等在內的那些優秀班主任老師們,正是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要如何去帶班,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好班主任!"趙老師如是說。
  潛心科研,名師成為學生科研的指明燈
  學研相濟,守正創新,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把科研育人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本科生全過程導師製培養模式,學院的教學名師們紛紛擔任本科生科研指導老師,打通科研育人的最後一公裏,把科研工作的最大目標落在育人的成效上。長期以來,學院致力於培養大學生崇尚科學的理想信念,勇攀高峰的意誌品質,科學嚴謹的學術作風。近年來,學院本科生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顯著增強。
  學院2015級應用化學理科基地班本科生張士博和高明源,自進校開始就加入了董誌兵老師實驗室從事科研興趣研究,在有機合成方麵積累了一定的功底。在董誌兵老師的指導下,二人先後主持了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多次代表學校、學院參加各類競賽,如中國大學生Chem-E-Car競賽、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成果報告會、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競賽,並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校級教學名師柏正武老師精心指導本科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效顯著,其中兩名同學獲得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獎。柏老師近年來主持承擔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探索雙語教學新方法和手段,發表3篇教研論文。他熱心指導本科生參加各種省級學科競賽、科技創新活動,2019年,他所指導的本科生獲得湖北省化學化工學術論壇報告會一等獎。
  "教書育才,滿園桃李;為人師表,不忘初心。"去年教師節,來自全國各地畢業學生的問候,激勵和感動著長期認真指導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張莉老師。張莉老師堅持教書與育人結合、言傳與身教並重,以兢兢業業的科研態度感染學生。"新冠疫情"期間的畢業設計,16級環境工程郭同學在致謝中寫到,"我始終牢記著張莉老師常說的'來龍去脈',這對我的圖紙設計和工藝流程的確定有了很大的幫助。在日常的群裏,張莉老師不斷給我們打氣加油,使我們不再懼怕眼前的疫情和學習困難。無論是在生活方麵還是學術方麵,張老師認真負責樂觀的精神都使我受益良多。"
  張莉老師負責的省級資源共享課《水汙染控製工程》課程組,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地探索教學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支師德風範高尚、教學理念先進、學術造詣精深、創新意識強烈的專業教師隊伍。他們在教學中采取"魚、漁、欲"三位一體的教育策略,貫徹"魚"之基礎、"漁"之關鍵、"欲"之根本,為了激發本科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做到"我願意學,我喜歡學",團隊的老師們曾經指導環境工程多屆本科生自己動手設計、計算、製作水處理設備,並用自己製作的設備處理實際工業廢水,在動手實踐和思維鍛煉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覺得受益匪淺。
  回歸本分,名師成為專業課堂的傳道者
  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始終堅持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四個回歸,進一步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加強課程思政改革,通過發掘化學類、環境類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進以課程思政為重點的課堂教學內容改革。學院教師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他們不僅傳授專業知識,也積極推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係教,價值體係育,創新體係做,傾心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學院陳偉老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致力於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工作中,陳老師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並取得一定的成效。他積極參教研活動,主持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和201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近年來,公開發表中文核心教學研究論文4篇。2018年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3)一項、武漢工程大學教學優秀獎二等獎一項、2016年獲第八屆武漢工程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排名第3)一項。
  全國優秀教師袁華老師說,"作為一個高校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創新意識,還要用心引導他們提高人文素養,學習做人的道理,培育家國情懷"。這是袁華老師對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職能的基本理解,20年來他始終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
  袁老師熱愛教學工作,在理論教學課前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認真製作每一張課件;課堂上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力求深入淺出,訓練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課間精選視頻、音樂舒緩學生學習氣氛;課後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注意差異化教學輔導。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驗過程的精細化指導,在教學組織中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嚴謹的科學素養放在首位。
  袁老師的課深受學生喜愛,他注重把深奧的自然科學的原理通俗和簡明化,同時把有機知識結構體係和實驗技能與生活能力提升一體化,在教書的同時把團隊合作意識、環境適應能力等做人的藝術在學生心靈中潛移默化。他說:"教書是一門藝術,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應,適當調整課程內容和進度,時刻把學生學會了什麼、能做什麼放在心中"。
  本學期的課程結束了,袁老師所帶的班級很多學生都給袁華老師寫下了自己的心裏話,黃明梅同學寫到,"袁老師的課件上時不時會有些上班路上的所見所聞,有著發現美的眼睛,也有表揚某些細心聰穎的學生的圖片,更有其他教資深厚的學校的往年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例題。在課下,也會耐心教導同學們,有問題不要害羞,不要害怕,大膽的去問讓自己弄明白,而且講解的也非常仔細,可以說,大半個學年的有機化學課非常開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作抓緊抓實,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緊緊圍繞學科方向,聚焦應用化學與環境工程研究特色,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學生的全麵成長成才提供肥沃土壤。(beplay2网页登录 通訊員:葉蕾)
湖北分站二維碼
[beplay2网页登录湖北分站]
掃一掃 關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Ƽ
eol.cn簡介 | 聯係方式 | 網站聲明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