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礪中成長
--在武漢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武漢科技大學校長 倪紅衛
(2020年9月30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對於同學們和武漢科技大學來說,都是一個特殊而又難忘的日子。我們在這裏隆重集會,共同見證2020級6262名本科生新同學加入武漢科技大學。首先,我代表學校和全體師生員工,向2020級本科生新同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學校學習,表示誠摯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向陪伴你們成長的父母和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幸運的是,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同學們出生於"非典"、高考於"新冠",是在磨礪中成長的一代人。同學們為夢想執著堅守、不懈追求,克服了重重困難,經受住了種種考驗,從五湖四海來到了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來到了武漢科技大學這所百年老校,江城武漢歡迎你!沁水青山擁抱你!
如果說,經曆疫情、感悟生死是一種磨礪,線上學習、居家備考是一種磨礪,獨立生活、異地求學是一種磨礪。那麼,在人生的征程中,我們還要經曆各種各樣的磨礪。今天,開學典禮的第一課,作為校長,我想以"在磨礪中成長"為題,與大家交流三個方麵的問題。
一、如何定義磨礪:曆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磨礪始終與中華民族不斷走向複興的偉大曆程相伴相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曆史上經曆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從1937年的抗日戰爭,到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從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縱觀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無不伴隨著艱難曲折。在這偉大曆程中,武科大人從未缺席:標誌著辛亥革命勝利的鐵血十八星旗,由我們的校友趙師梅、趙學詩和陳磊三人共同繪製;98歲的退休老教師趙德欣、丁岩在抗日戰爭的紛飛戰火中敢打敢拚,是共和國的"功臣";我校附屬天佑醫院劉莉敏,校友馮永文、魏兆勇、羅光偉等8名武科大人,不懼生死、主動戰疫,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武科大人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為國家民族分憂解難的責任擔當。中華民族的精神正是在一次次磨礪中,得以凝練和升華,彙聚起實現民族複興的磅礴力量。
磨礪見證了武漢科技大學122年育人初心的矢誌不渝。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工藝學堂,開啟了武漢科技大學的辦學育人之路。學校曆經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武漢鋼鐵學院。1995年,隸屬於原冶金工業部的武漢鋼鐵學院等三所學校合並組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學校曾經顛沛流離、幾經更名、幾度搬遷,可謂經曆了重重磨礪。從為實現工業救國、興學強國而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到如今的武漢科技大學,學校立德樹人初心矢誌不渝、崇實理念一以貫之。1964屆校友劉玠院士,在任鞍鋼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期間,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1700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提供了寶貴經驗;1976屆校友蘇義腦院士,創造性地把工程控製論和航天製導技術引入鑽井工程,有效攻克了重大工程技術難題;我校首席教授李楠老師,五十年如一日,在耐火材料原料綜合利用等方麵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在國際耐火材料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22年來,武科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同頻共振,始終與時代社會的發展同向同行。今天,武漢科技大學已經成為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位列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名,成為首個入圍全國百強的湖北省屬高校。我們有理由為成為一名武科大人而驕傲自豪!
磨礪會成為同學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挫折,需要大家去勇敢麵對。在武科大校園裏,有許許多多不懼風雨、逆風而行的同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袁鑫同學,因為車禍失去了右臂,但他用自強不息、積極向上,書寫勵誌傳奇,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入選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200強。文法與經濟學院的黃雅慧同學,把每一次經曆都當作最好的曆練,擔任學生幹部、組織誌願活動、參加學科競賽,在一次次緊張忙碌中充實自己,2020年7月,她成功入選全國"青馬工程"高校班,成為湖北省屬高校首次入選的學子。還有,就在我們身邊的2020級新生,恒大管理學院的關淑婧同學,因為患有脆骨病,隻能坐在輪椅上求學,然而她用堅毅和剛強,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成功地成為我們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要為她鼓掌!同學們,經曆了生活的磨礪,我們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二、如何看待磨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用正確的態度看待磨礪。不少同學在麵對高考時可以躊躇滿誌,在麵對大學生活時卻容易陷入迷茫:普通話似乎不夠標準,發表演講時還有點膽怯,沒有特別拿得出手的才藝,不像學長學姐那樣陽光自信,甚至不太好意思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同學們,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長短胖瘦不一,但每一個指頭都不可或缺。差異客觀存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對自身、對他人、對事物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我們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磨礪。人生是一場長跑,獲勝的關鍵不在於一時的成敗,而是看誰能抵達最後的終點。同學們,不管你來自農村還是城市,有著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家庭背景和愛好特長,希望大家把成長與發展看得更遠一些。在武科大這個寬廣的舞台上,我們將用心嗬護每一位學子,將你培養、伴你成長、助你遠航。
用辯證的思維看待磨礪。經常有同學問我:老師,你說是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好,還是就業好?我通常這樣回答,你考了哪個學校的研究生,簽約了哪個工作單位?隻有考上了研究生、簽訂了就業協議書,我們才真正麵臨選擇。我們常常會站在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是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你還在為沒有錄取到心儀的專業而耿耿於懷,可能你會因為現實與理想大學的差距而暗自神傷,可能你還會為暫時沒能適應大學生活而心煩焦慮……但是,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任何選擇都存在得與失。選擇是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需要建立在能力基礎之上。我們要做的,唯有加倍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三、如何在磨礪中成長: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堅定民族複興的理想,心中永遠有信仰。希望同學們懷揣共產主義信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把自己的成長同國家的發展、民族的複興緊密聯係在一起,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鍛煉雲淡風輕的心智,眼裏永遠有遠方。在專業學習的焦頭爛額中,我們會感受掌握方法的樂趣;在人際交往的磕磕絆絆中,我們會收獲珍貴的同窗情誼。同學們,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關鍵要看心境。我們要堅定信心,在磨礪中淬煉心智。
涵養舍我其誰的氣魄,肩上永遠有責任。黨的十九大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學們今年十八九歲;2035年,你們三十三四歲;2050年,你們四十八九歲。屆時,大家正是年富力強的一代!同學們要認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非我莫屬",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之功"必定有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創造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輝煌業績。
厚植為國為民的情懷,胸中永遠有激情。意大利眾議長菲科問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時是什麼心情。他回答,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無我",是習近平主席無私忘我、無愧真我的為國為民情懷。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裏麵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希望同學們始終擁有家國情懷,做"還是從前那個少年"的俠客,做"激情滿滿"的俠客,做"建設社會主義"的俠客。
鑄就鍥而不舍的堅持,腳下永遠有力量。歌曲《我是一條小河》中唱到,"繞過高山,穿越大漠,征途上還有無盡的跋涉,不要說道路坎坎坷坷,酸甜苦辣都是歌……"小河奔流不息,不是因為小河自身的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停地奔流,產生了強大的力量,方能抵達大海。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行百裏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今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還會遇到更多的風雨、更大的風浪。然而,經曆了磨礪,我們會更好地成長。
同學們,不知道曾經"為熱幹麵加油"的你們,吃上了南北苑食堂的熱幹麵沒有?曾經"相約武漢賞櫻"的你們,明年三月會在黃家湖畔見到櫻花的爛漫繽紛。相信經曆了磨礪的你們,一定能夠用優異的成績續寫武科大新的輝煌,用奮鬥的青春奏響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華彩樂章!
最後,祝願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謝謝大家!
(beplay2網頁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