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周鵬程:一個教育反思的時代來臨
2020-09-05 10:01:00
華中師範大學
作者: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的走向,以及人們的世界觀。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向我們呈現怎樣的過去,更能引領我們去實現怎樣的未來。新冠肺炎疫情下,傳統教育按下了暫停鍵,各國學校相繼停課,引發了人們對基礎教育的係統反思。武漢作為本次疫情的重災區,其反思和教訓更是深刻。這其中必然包含:

  家庭教育從感性經驗走向科學理性。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在育人觀念上始終保持著距離。家庭教育的重心應該是情感的熏陶、健康身心的培育、良好品格的培養等,而客觀實際是大量家長過於關注學業水平,導致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越位”“缺位”現象,學生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衝突中成長。新冠肺炎疫情下,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地居家相處使孩子成長的局限提前暴露,大部分家長開始檢視家庭教育的弊端,開始積極尋求學校教育的幫助。之前依仗著互聯網時代信息谘詢的發達而自詡“教育專家”的家長心態,在現實麵前土崩瓦解。家庭教育向學校教育靠近,逐步走向科學理性,家校共育的氛圍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進,學校育人的大環境有望逐漸向好。

  學校素質教育從概念走向行動。“人的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是我們對素質教育的基本認識。它主要針對我國學生普遍存在的人文素養欠缺,以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想象力不足等問題。但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被一點點扭曲為才藝、體能或競賽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危機中我們看到:一方麵眾人提議讓學生學好人類抵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這本無字之書,如健康生活、生命觀念、科學素養、職業道德、獻身精神、責任擔當、國際理解、家國情懷等,而非急於讓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回到傳統課堂;另一方麵,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很多人不會戴口罩、不會正確洗手、不懂環境消毒。素質教育並未從概念落實到我們的行為和習慣中,我們往往是在做基於概念的教學,告訴學生諸多“應當”,而非基於行動的教學,讓教育貼近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做到知行合一。或者說,我們的視野更多聚焦在升學上,而忽略了很多更重要更基本的東西。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啟發之一,便是教育不應隻停留在象牙塔裏,抽象而宏大,而應加強與生活的關聯,讓素質真正體現在生活中,突出個性化,進而讓學生看到、體會到學習的意義所在。

  社會教育從功利主義走向人本主義。社會上對教育的導向有功利主義傾向。一方麵,受科舉文化的影響,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評價觀念深入人心,文憑與社會地位成為眾人追逐的核心目標,甚至唯一目標,而非人的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麵,部分人受“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讀書無用論”也還有市場。這場危機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思考。它讓我們記住了很多人,感動國人的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便是其中之一。他們的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觸發了人們心底對知識與能力的敬畏和對責任的直觀感受。李蘭娟院士呼籲疫情結束後國家為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選拔是教育的固有功能,但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自蔡元培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育“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到今天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育人觀,“全人教育”思想在我國橫跨兩個世紀,經受了實踐的檢驗。社會教育的導向應該與學校教育一致,從功利主義走向人本主義,著眼於人的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引導年輕人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和人類的未來相關聯。新時代中國正全方位參與全球治理,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各國團結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我們要告訴學生不僅要埋頭認真學那幾本教科書,還要抬頭關心、關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鼓勵他們勇敢地把世界裝進內心,從“小我”走向“大我”,幫助他們增強關鍵能力,提升精神高度和品格修煉,為這個世界學習。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華中師範大學 2020-09-09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