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薪1.8萬元!
這是一位“網紅”教師創造的收入記錄。原本9元錢的高中物理在線課堂,聚沙成塔,吸金能力驚人。
坐在家裏,學遍世界!
這是一名廣東大學生的親身經曆。大二時修了40多門世界一流大學的公開課,“腦洞”大開後,有了報考世界名校的信心。
互聯網顛覆了許多行業,也悄然向教育領域施展著魔法。
似乎一夜之間,網絡課堂風起雲湧。TED talk、耶魯公開課、得道、“慕課”、果殼MOOC……海量的學習資源,讓人應接不暇。
傳統學校會消失嗎?老師是站到了失業的邊緣,還是迎來了新的廣闊天地?
變革與堅守,應戰與挑戰,6日,在漢舉行的慶祝第33個教師節暨2017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上,“互聯網+教育”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觀點交鋒、智慧碰撞,深入探討信息時代教育事業的未來。
互聯網衝擊波來襲
有人焦慮有人如魚得水
交流中,華南師大、華中師大、安徽師大等專家教授分享案例和心得。互聯網衝擊之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人焦慮緊張——
“有的老師排斥信息化手段,電子書包來了,不知道怎麼使用。或者覺得不用也不影響什麼。”
“一些學校在教室進門處,設置布袋‘收繳’學生手機,他們認為,如果不這樣,課就沒法上了。”
有人無奈興歎——
“曾經,我也有著當一把‘網紅’的夢想,投資十幾萬辦網絡教學,但以失敗告終。”
“對著鏡頭講課和對著學生講,完全兩碼事。老師在哪個位置效果最佳,導入和講解的時間如何分配等等,都是新課題。”
有人如魚得水——
“我們上課,沒有手機還不行。2400人的課堂,老師連講3個小時。”
“我們鼓勵老師開發在線資源,樹立標杆激勵大家。‘微助教’創始人田媛就是我們學院的。”
尋找未來定位
教師的角色本質永恒不變
論壇現場,北京師範大學餘勝泉教授,通過遠程教學係統,向大會發表觀點。“未來,學生帶著電腦、手機上學,將成為現實。”餘勝泉說,過去學生是學習的旁觀者,現在學生是參與者和構建者,教師作為知識壟斷者的權威地位會被弱化,教與學的關係正麵臨挑戰。
他認為,合作對於未來教師職業會越來越重要。過去老師關起門上課,未來做精品課程,要精細化分工。“就像電影拍攝要導演、編劇、演員、攝像一樣,未來一門課程的塑造也將是團隊協作的結果。”“科技不會取代教師,但會使用科技的教師,將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師。教師隻有不斷數字化,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這個暑假,很多家長選擇通過在線課堂給孩子培優,輕點鼠標,和全球一流英語老師直接對話。專家統計,beplay体育手机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在網上找到10個以上的高質量在線課程。“有了在線課堂後,學校教師教什麼?”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柯政認為,在線課堂是傳統教材的“升級版”,它把傳統教材的內容具象化了,更方便學生自我學習。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激勵、引導、督促學生學習。
他說:“互聯網時代,老師教書育人的本質角色並沒改變,特別是情感、態度、邏輯、心理等方麵學習,更離不開老師引導。關鍵要讓老師具備教‘升級版教材’的能力。”
互聯網+教育
堅守中變革,變革中堅守
未來學校會消失嗎?來自北京師大的聽眾發問。
南方科技大學趙建華舉了一個例子:“芬蘭是全球教育最發達的地方,已在探索課程生活化。學校不再使用教材,和社會高度結合,比如讓小學生去開一個咖啡店,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完善知識的學習。”
教育教學信息化如同“海嘯一般、洶湧而來”。華南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院謝幼如副院長認為,改革和創新的目的,是構建新的教育生態體係。
52歲的陳德安,鹹寧市鹹安區大幕鄉蔡橋教學點唯一的老師。受論壇邀請,他現場介紹了互聯網+教學點的鹹安實踐。
自2014年開通“班班通”(即簡易多媒體教室),和城裏小學實現同步互動課堂後,這個偏遠的農村教學點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從2013年走得隻剩下7名,到現在又有了31名學生。他高興地說,如今自己也能在互聯網和其他平台下載教學資源給學生上課了,能跟城裏孩子一樣學習,這些農村孩子在課堂上總是歡聲笑語。
許多像陳德安這樣的教師,主動在堅守中變革、在變革中堅守,互聯網+教育帶來的積極變化,正逐漸呈現在人們麵前,也在孩子們身上顯露出來。
華中師範大學雷萬鵬教授表示:教師的堅守與變革,體現的正是教育的終極目的:促進人的發展;任技術變遷,提供公平、優質的教育是永恒不變的話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