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師生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
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武漢紡織大學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及“學習強國”學習平台等方式關注並認真收聽收看大會報道,結合自身實際,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暢談學習體會和對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熱切期盼。近日,黨的二十大報告引發全校師生熱議,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更加主動的精神狀態、更加昂揚的奮鬥姿態,奮進新征程、聚力譜華章。
校黨委書記田輝玉:
浩蕩東風今又起,築夢偉業正當時。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全麵擘畫了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們在滿懷信心、憧憬未來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心懷國之大者,爭創一流業績,紮根荊楚大地辦大學,全麵開展學術實力強、培養質量高、育人環境美、文化氛圍濃、辦學聲譽好的“美好紡大”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徐衛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以紡織命名的高校,武漢紡織大學承載著服務人民美好生活、踐行強國富民的使命,我們必須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體係,著力培養“自強不息 經天緯地”堪當民族複興時代重任的紡大新人;作為美化生活、解決民生的支柱產業和基礎性產業,紡織行業正逐步向科技、時尚、綠色轉型發展,我們要勇闖“無人區”,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聚焦解決行業企業關鍵技術難題,開辟紡織產業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加快紡織產業與航空航天、軍工、環境、能源、生物醫用、電子信息等領域的交叉融合,不斷提升紡織產業鏈科技水平和產業價值鏈,努力聚集一批能夠引領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高層次科研人才,為早日實現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貢獻紡大智慧和紡大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羅錦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任務明確,提出了一係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戰略和新要求,既鼓舞人心,也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首次將三大戰略擺放在一起,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部署、集中表達,強調了三者之間的有機聯係。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麵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以堅持“四個麵向”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在新的宏偉征程中貢獻更多的紡大智慧和紡大力量,展現更強的紡大決心和紡大擔當。
校黨委常委王棟:
日月開新元,萬象啟新篇。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十來年,我們經曆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取得了曆史性勝利!作為紡大人,要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雙一流”建設,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調整學科專業,完善高質量研究生教育培養體係,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紡大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為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紡大力量!
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戈:
團結迎盛會,實幹顯擔當。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莊嚴肅穆,振奮人心。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曆程,黨和國家的發展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現在起,我們要昂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為一名高校的宣傳工作者,不僅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更肩負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使命,我將堅持在學思踐悟中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與核心要義,並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熱忱為時代鼓與呼、為奮鬥聚力量,以優異的工作業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服裝學院院長陶輝:
在全國人民的期待和世界矚目之下,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了,習近平總書記用平和而堅定、樸素而深刻語言做了大會報告,大會報告振聾發聵,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學院院長我將進一步認真學習,學思踐悟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大會報告精神,牢記教育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以心懷“國之大者”的胸襟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思政教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黨為國培養一批批“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誌,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
管理學院院長吳金紅: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莊嚴隆重、鼓舞人心。麵臨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黨的二十大的召開更堅定了我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信心。目前,管理學院麵臨著學科申博攻堅的重要階段,我們要以申博為目標,以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真抓實幹求真務實,重教學、強科研,科教融合,學術育人,創新發展,力爭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再上新台階。埋頭苦幹、砥礪前行,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美好紡大”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環境學院院長潘飛: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是一件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政治大事。十年砥礪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同誌強信念、固根本,抓作風、夯基礎,嚴製度、反腐敗,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為全麵深化改革凝聚起黨心民心、彙聚起智慧和力量!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從綠水青山到藍天白雲,從“舌尖安全”到“腳下安全”,從古樹珍禽到文物和文化遺產,從英烈保護到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保護,從個人信息安全到網絡治理,“中國之變”鼓舞人心。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黨員,從“中國之變”中感悟黨的“初心使命”,我堅信,黨的二十大對中國未來發展做出了更好的規劃,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技術研究院(國家級科研平台)書記兼院長、主任塗耀威: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特別是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技術研究院(國家級平台服務中心)黨委彙聚的國家級平台,將在學校黨委堅強領導下,肩扛國家責,以黨建引領科技創新,將支部建在平台、團隊上,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向身邊院士學習,講好青年黨員專家學者故事,開展有組織科研,為科技自立自強和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數理科學學院教授、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周勤:
國家富強,民族自信。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我們的黨繼續帶領全國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衝鋒的號角,彰顯了共產黨人不斷自我革命,勇毅前行的精神。尤其是黨中央對科技人才和創新的高度關注和持續投入,作為青年教師的我感到幸福與自豪。站在新時代的交彙點,我輩更要勇擔時代重任,堅持立德樹人,為實現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2021年度“最美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徐鶯: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後,我倍感鼓舞,精神振奮!感觸最深的有兩點:一是震撼人心的曆史定位。報告對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二是令人自豪的十年成就。十年砥礪奮進,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彙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磅礴偉力。作為高校思政教師,更要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政治方向、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提升立德樹人能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服裝學院2021級研究生趙南南: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文化自信,他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所以作為新時代青年人,要成為國家與民族振興的中流砥柱,就要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腳踏實地。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服飾文化源遠流長,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的發展,國力日益強大, 進入了一個文化與藝術大繁榮、大發展的蓬勃時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設計創新受到了空前的重視,那些綿延千年的文明,豐富深厚的民族文化,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寶,需要我們進行傳承和發揚。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們應將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自己的設計當中,一方麵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認知,另一方麵也可以更好的傳遞中國傳統文化。
化學與化工學院輕化12001班本科生牛豔萍:
黨的二十大是在關鍵時刻召開的重要會議,是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會議。立足機遇看挑戰,在這個機遇的交叉口,我們抓住機遇的同時更要思考下一個一百年我們所麵臨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開幕會上提出:教育放在首位,科技自立自強。這是對我們當代大學生提出的最好期望,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在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在科研方麵自立自強。下一個百年目標看我們!(beplay2網頁登錄)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