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校“藝術思政”課程作品聯展在武漢紡織大學展開!
疫去千帆過,藝來萬木春!英雄之城-武漢,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際,2020年高校"藝術思政"課程作品聯展在武漢紡織大學展開,這是繼"立德樹人中國夢"、"文化自信中國夢"、"不忘初心·美美與共"前三屆藝術思政課程展覽後,以"疫去藝來-以藝載道"為主題的第四屆"藝術思政"課程展覽。15所藝術院校,近40個班級,1200多件作品用廣闊的藝術視角來展現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蘊和心係國家、胸懷天下的人文情懷,以及反映後疫情時代下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象。武漢紡織大學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程碧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藝術是傳承文明、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本次展覽以"疫去藝來·以藝載道"為主題,武漢高校各學子發揮自身所長以多樣化的藝術與設計手法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構築與弘揚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武漢紡織大學教務處處長以及湖北美術學院、中南民族大學等10多所藝術院校負責人參加了展覽開幕式,開幕式由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傅欣教授主持。


開幕式後十點在藝術與設計學院二樓會議室,近10所院校學科帶頭人進行"藝術思政"教學研討會。研討會由紡大藝術學院曹剛副院長主持,研討會上教務處何畏處長指出各藝術院校課程有一定特殊性,在某種意義上比普通高校更有特色,應加強高校藝術課程思政,更好的將文化自信、文化認同融入課程教學中,將教育融入學生的心田。藝術學院院長傅欣率先分享藝術學院"藝術思政"所獲得經驗及成果,並指出,將"藝術思政"要轉變為一種文化,以文化促進教育溝通,為廣大學子帶來更為廣泛,更為通暢的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朱麗霞書記指出應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深挖探索"藝術思政"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藝術教育與思政鑄魂的融合。隨後,湖北美術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各藝術院校負責人紛紛交流了各自學校的藝術思政教學經驗,研討中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對藝術與思政的結合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十二月下旬,武漢市民可前往參觀。(beplay2網頁登錄 通訊員 鄭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