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脊波痕:探尋地球遠古的記憶
在流水(或風)的作用下,淺海、河湖、沙漠等處的沉積物移動時,在表麵形成了連續波浪狀起伏的痕跡,這些不同形態的沉積構造就是波痕。
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門前廣場,就有這樣一塊波痕遺跡,它靜靜站在路邊,雖然常常被行人所忽視,仍不改滄桑的容顏,向人們訴說著億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的故事。
一次流過,留下了美麗的身影
波痕是沉積岩中最常見的構造之一,按成因可分為浪成、水流和風成波痕三種類型。其中,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為淺水波痕,風成波痕多出現於沙漠、河湖和海岸的沙丘上。
逸夫博物館珍藏的波曲水流波痕
波痕是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可形成於沉積物的頂麵,並在上覆岩層底留下印模。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穀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根據波痕,可以判斷古流水的流動方向、水深、流速等相關關係,也可以決定岩層的頂麵和底麵。
那麼,中國地質大學的這塊波痕標本來自哪裏?又是如何采集到的呢?
一次從北向南的長途旅行
1984年,博物館副館長黃伯裔聽聞有老師反映,在北京昌平十三陵附近公路旁,有一塊大的岩石,上麵有雙脊波痕,很少見,非常有觀賞和研究價值。
黃伯裔隨即通知了博物館,博物館派張功義到周口店采集波痕標本。張功義接受任務後,先雇車拉到火車站,然後托運到武昌,再由學校用車把波痕標本拉到了原三館樓前。
一次近距離觸摸,勝過所有想象
記者注意到,這塊波痕標本波峰寬約4.5厘米,波高約0.5厘米,波穀平均寬約2.5厘米,波脊線為彎曲狀,迎浪麵坡角約35°左右,背浪麵坡角約40°左右,波峰被截削而成為平頂,中部下凹,下凹深平均約為0.2厘米、寬約0.3厘米。
逸夫博物館陳列部主任李富強指出,這塊波痕屬雙脊波痕,是潮汐作用引起的地質現象,屬於浪成幹涉波痕的一種特殊類型。該波痕形成於濱-淺海環境,由於兩股波浪進流方向近於一致,但在時空上均有位相差異,後至波浪在先形成的波痕基礎上進行改造,對先成波痕的波峰處再次進行侵蝕,將其中間切開下凹,從而形成了雙脊波痕。
據李富強介紹,該波痕標本為灰白色含泥質白雲岩,層理發育為中厚層,內有矽質條帶。根據波痕,我們可以判斷古海水的流動方向和流速。此處波痕推測應發育於中上元古界,距今已有漫長的14億年。從這塊石頭裏,我們可以看出十幾億年前的昌平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
地球上舞動的微風,流動的河水,運動的冰川,走動的生物,無時不在改變著地表的地貌。隨著歲月的衝刷和流逝,世間便出現了諸多奇特的地質現象。地球滄海桑田的證據,就藏在一塊塊平凡而偉大的岩石上。讓我們放開懷抱,走進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來感受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力量吧!(beplay2网页登录 通訊員 徐燕 張凡)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