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學院“寢室小講堂”連線清華大學老師
5月18日,文華學院城建學部連線清華大學副教授張熠開展了線上寢室小講堂活動。活動還邀請了文華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優秀畢業生李磊為同學們分享專業知識和學習經驗。活動內容與形式,深深吸引了同學們。
本次小講堂邀請到的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所張熠副教授。張熠2009年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學院,2014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係博士學位。曾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後獎學金(JSPS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德國洪堡基金會博士後獎學金(洪堡計劃),“國家青年人才計劃”等人才獎勵。
交流中,張熠老師首先從五個方麵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課題“智能防災減災近期技術探究”:1、研究背景;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做支撐。2、台風災害下港口經濟損失評估。針對此方麵,張老師引申到“疊合模型”這一項新成果,並指出這項成果對比於其他的模型具有獨特的優勢,且利用這項成果做出了一份數據庫。3、基於相位重建的結構運動識別方法,利用計算機視覺算法對基礎設施進行智能檢測。
談到課題組其他關聯課題時,張老師提到了一項混凝土監測技術,並指出在此技術基礎之上建立的混凝土耐久性智能數據庫,可繼續應用於港珠澳大橋的修建上。
最後,張老師指出“智能防災減災技術研究”的主要創新點,以及向精細化、科學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邁進的目標。
隨後,校友李磊作為文華學院2017屆土木工程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也為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課題、求學期間應該注意的事項和一些學習體會。
李磊,文華學院2017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五四青年標兵”、“三好學生標兵”“國家獎學金”等個人榮譽。大學畢業後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法國國立雷恩應用科學學院(INSA de Rennes)土木機械實驗室(LGGCM)攻讀博士學位,現從事水泥材料科研方向。
李磊校友強調在本科學習期間各科學習都要付諸全力,學校安排的專業課學習課程更要精益求精,此外,對非本專業的學科也要有一定的涉及;讀研期間要明確自身目標,如果想要出國留學等就要對自身英語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讀博期間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融入新環境,力求在學術方麵有一定的文章和成果。
會議最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熱情主動,積極發問,與學術大牛的交流,讓同學們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識,更多了一份學習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從文華到清華,寢室小講堂的此次線上連接,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全新的學習平台,讓大家了解到前沿的知識和技術,更讓同學們增強了自信,拓寬了視野。
這一次的寢室小講堂,讓每位同學都受益匪淺。相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能夠更加努力且堅定的去追逐未來,實現夢想!(beplay2網頁登錄 通訊員:楊怡)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