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江漢大學校長寄語2022級新生:走正確成才之路 做新時代好青年!
2022-09-27 13:59:00
作者:
走正確成才之路 做新時代好青年
——在江漢大學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江漢大學校長 景新華
  同學們、老師們、來賓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江漢炳靈,世載其英;菁菁校園,良禽來棲。在全國人民喜迎國慶和黨的二十大召開的重要時刻,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開營儀式,歡迎美麗江大的新主人、英雄武漢的新市民!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900餘名新同學從祖國各地走進江大,續寫學業新篇章,開啟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家長和老師們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江城武漢,江漢彙流,江漢大學是一所既具有深厚文化淵源,又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年輕大學,她誕生在武漢、成長在武漢,與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同氣連枝、精神相通。學校創辦以來,潛心辦學,立德樹人,篳路藍縷,風雨兼程,走過了光輝奪目的奮鬥歲月。學校發展可分為四個曆史階段:
  曆史上最早的江漢大學。110年前,辛亥革命元勳黃興、宋教仁於1912年在武漢創辦民國江漢大學,這也是華中地區最早的大學之一。“藉江漢之炳靈,留中華之紀念。”學校的辦學定位展現了仁人誌士們以高等教育推動民族振興的豪情壯誌,為今日江大傳承文脈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興起的新型高校。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初,為適應武漢改革開放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市委市政府開創性創辦了以江漢大學為代表的一批市屬高校,在全國率先嚐試“走讀、收費、不包分配”的辦學新路,開風氣之先、順時代之變,在全國引發巨大反響,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麵旗幟。
  新世紀孕育的新江漢大學。進入21世紀,市委市政府順應我國高等教育“共建、調整、合作、合並”改革的新浪潮,因勢而變,科學決策,實施市屬重點高校合並重組,新江大應運而生。新江大人團結一心,埋頭苦幹,在一片荒地上建成花園般的校園。學校的發展被教育部專家組給予“應載入新的高等教育發展史冊”的高度評價。
  新時代迅速成長的城市大學。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江漢大學發展實現了一次次曆史性跨越:2015年進入一本招生;2018年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1年獲批博士點授權單位,同時獲批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辦學層次和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以鏗鏘豪邁的步伐向著高水平城市大學邁進。
  風雨砥礪,歲月如歌。今日之江漢大學,是一所充滿朝氣、活力和希望的大學。在校學生規模達到2萬餘人,研究生規模2000餘人;累計向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18萬餘人。江漢大學目前是唯一同時擁有全職院士、博士點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湖北省屬高校。
  跨越百十年,精神永相傳。一代代江大人勇毅前行、繼往開來,形成了“立德、致用、兼容、創新”的校訓文化,鍛造了愛國敬業、勤學篤行、善於創新、勇於擔當的優秀品格。學校始終保持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政治本色,積澱著尚水文化與荊楚文明“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深厚底色,彰顯著融入武漢、服務武漢的顯著特色,提升著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建高水平城市大學的質量成色。這是江大的政治之魂、文化之根、精神之脈、校風之源。
  同學們,“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你們絕大多數出生於本世紀初,常常被人稱為“00後”。你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見證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親曆了黨和國家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生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彙。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殷殷期望:“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鬥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彙在事業追求中。”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時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也愈加凸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外部環境帶來的艱巨挑戰,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在武漢考察時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科技創新靠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深刻理解自己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積極主動迎接新時代、把握新時代、適應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希望廣大青年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有理想,才能在新時代的環境變化發展當中堅守初心、保持定力;敢擔當,才能在新時代的曆史使命召喚之下勇挑重擔、成就精彩;能吃苦,才能在新時代的風險挑戰危機麵前攻堅克難、磨礪意誌;肯奮鬥,才能在新時代的寶貴機遇來臨之時搶占先機、大有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這十二字要求,飽含了對青年的殷切期望,為廣大青年學生指明了拚搏前進的方向,為同學們描繪了健康成長成才、實現人生夢想的正確道路。
  第一要堅定理想信念,校準人生航向。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遠大誌向是人生航向的“指明燈”,是建功立業的“方向標”,是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人須立誌,誌立則功就”“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同學們,你們要胸懷理想、誌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誌向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統一起來,奮勇拚搏、開拓進取,曆經萬千挫折而不改初心,逢遇艱難險阻而不移誌向。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裏;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也許我手比較笨,但我願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
  第二要牢記複興使命,勇擔時代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後勁、充滿希望。” 如今,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完成,全體中華兒女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邁進。一張張規劃藍圖,都需要青年一代躬身實踐、親身參與,需要同學們在學成本領後能夠立足本職、埋頭苦幹,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在江大,大家有很多擔當實踐的機會。競選班幹部,讓你感受身邊新同學的信任和托付,承擔起帶領同學們共同進步的責任;加入學生會和各類社團,讓你在發揮特長的同時培養團隊精神,提升團隊價值;擔任誌願者,讓你獲得為集體和他人付出和奉獻的快樂;踏上學科競賽、文體賽事等各類活動的舞台,為自己展風采、為集體爭榮譽、為江大添光彩。
  第三要涵養吃苦精神,敢於直麵挑戰。吃苦精神在當代極其難能可貴。從國家層麵來看,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前進道路上麵臨的風險考驗隻會越來越複雜,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從我們個人層麵來說,成長成才也不是輕輕鬆鬆,“躺平發呆”能夠做到的。吃苦是一種人生曆練,是一種經驗和智慧的累積。能吃苦,肯吃苦,就能磨礪自我、增強本領、陶冶情操、增長才幹;“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曆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學生時代吃的苦,走的彎路,跌過的跟頭,撞過的南牆,都將是大家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大家即將開展軍訓學習,這是鍛煉吃苦精神的好機會,希望同學們珍惜機會,訓有所獲。
  “能吃苦”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管得住自己。同學們,你們是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一代人,可能很早就接觸了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絡世界,但請你們始終要牢記,互聯網和電子產品是學習、工作、生活的工具和幫手,我們要成為它們的主人,而不要成為它們的奴隸!大學裏因為沉迷電子遊戲、社交媒體、觀影追劇而影響學業、考試不合格、無法順利畢業甚至違法犯罪的例子不少,大家要提高警惕,引以為戒!我相信大家都能把握住自己,讓這些工具為我所用,而不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第四要鍛造真才實學,矢誌拚搏奮鬥。在大學裏,讀書學習始終是第一位的。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學習,而大學是學習的黃金期、關鍵期,它既可以彌補過去基礎教育的短板,更為今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學習和中學相比,有不同的特點,也有共同的規律。雖然在學習內容、教學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麵有所不同,但在認真專注、勤奮刻苦、潛心鑽研、探索創新等這些成功的學習規律上則是相同的。這裏重點強調在學習生活中處理好幾對重要關係,供大家參考。一是處理好知識積累與思維訓練的關係。既要重視知識的學習積累,更要重視思維的培養提高,兩者都是構建能力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要學會獨立思考,在學習上要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注重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二是處理好通識學習與專業學習的關係。通識知識具有基礎性、全麵性,它能開闊視野、點亮心靈、啟迪才智。專業知識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它與我們的興趣愛好和職業取向相關。所以兩者具有不同的功用,不可偏廢,從長遠來講,通識知識更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可受益終生。三是處理好“無用知識”和“有用知識”的關係。常言道,開卷有益,知識無價。現在學習上功利化、實用化、短期化的現象普遍,這是社會浮躁心態在學習上的反映。殊不知,往往你認為很實用的知識,它的長期價值有限,因為這類知識更新太快。今後你們從事的許多工作今天並不存在,所以大家要更加注重那些好像沒有直接實用價值的基礎知識、基礎課程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夯實終身學習的基礎。四是處理好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關係。兩者相輔相成,同等重要。課堂學習是重點,是主渠道;自主學習是基礎,是動力源。大學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環境等條件更好,要格外珍惜,今後同學們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率。五是處理好個性發展與團隊精神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張揚個性、放飛自我,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但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相對於團隊和集體,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特別是在科技和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的一生將生活在不同的共同體之中。做任何事,單打獨鬥是很難成功的。所以我們在追求自我發展的同時,要融入集體,增強團隊意識,鍛煉提高溝通交流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六是處理好健康成人與優秀成才的關係。人才、人才,先人後才,成人成才是高度統一的,這個道理簡單而深刻。成人是根本,成才是關鍵。至於成人的標準,古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現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家在追求學業進步的同時,還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個具有自信、熱情、意誌、實幹、勤奮、合作等積極人生態度的人。
  同學們,“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請你們從此時此刻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人生添磚加瓦。拿出比中學時更加積極的學習勁頭,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付出更多的辛勞汗水,走好這段新征程,實現人生新的飛躍!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將會為你們茁壯成長竭盡全力搞好服務。在尚水文化浸潤的江漢大學,願你們心靈如水一般純淨,心態如水一般包容,思維如水一般靈動,性格如水一般溫潤。希望你們在這裏刻苦讀書、奮發圖強,如同奔騰的“江漢後浪”一往無前,以滿腔熱情擁抱美好新時代,用不懈努力啟航人生新征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