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通識教育與當代發展”國際會議在漢舉行
9月16日、17日,由武漢商學院承辦的第四屆通識教育與當代發展國際學術會議在漢舉行。會議聚焦通識教育創新與國際社會發展,來自中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14個國家的30位專家學者,圍繞通識教育教學與課程改革創新、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通識教育與科技創新、通識教育與文化傳承發展、通識教育創新研究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武漢商學院校長彭瑜作開幕式致辭。彭瑜代表學校對到場的專家學者及各方嘉賓表達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介紹了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的基本情況。作為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的發起單位,彭瑜希望能與會議的另一主辦方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共同努力,依托國際會議的學術平台,與各國學者攜手合作,以通識教育預先機,以學術合作開新局,以文化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的前行之路,為世界經典文化傳承和通識教育和持續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對青年開展行之有效的通識教育,對當代社會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英國牛津大學詹姆斯·克雷布院士認為,青年是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中堅力量,而通識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詹姆斯·克雷布院士分享了自己參與的“開放未來”項目,該項目讓9萬多名青少年參與到社區治理和共建的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青年決策導向性,其中談判與溝通優勢成為青年參與該項目中展現的最顯著的特征。美國菲尼克斯大學凱拉·坦寧教授從“角色”和“時間”的關係闡述了碎片化的通識環境對青年成長的影響。凱拉·坦寧教授認為,如今,咖啡館、茶館、餐廳甚至農場都可能成為教育或辦公地點,通識教育環境愈發碎片化,但青年承擔的角色卻日趨多元。這一現狀對青年係統化思考和思維方式創新提出更多挑戰,當代社會應當給予青年更多“發聲”的機會,不能出現“關於青年的決定,沒有青年的身影”的現象。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穆罕默德·卡巴爾教授將通識教育應用到了微積分教學中,認為應該營造挑戰性的課堂,培養學生的高級數學思維,用思維掌握“學習工具”,提高學習效率。
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院長高靜教授表示,清潔能源、氣候變化、海洋生態、糧食安全等已成為國際社會麵臨的共同問題,通識教育也應當及時從課程、專業教育、科技等方麵進行創新。高靜教授說,2019年第一屆通識教育國際會議時,學者們已經提出通識教育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議題,引起多位專家學者的注意。“我們將構建通識環境、青年成長、可持續發展等內容融入到日常課程改革中,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教學和課程體係,由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教師團隊編寫的相關教材已經交付出版社,即將出版,相信會進一步推動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用。”高靜教授說。
會上,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董珂辰教授以“積極心理學在混合教育模式和心理健康的概念化”為主題探討了混合學習和大學關懷、心理健康研究概況以及積極心理學來管理心理健康和幸福的話題。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北京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任劉慶彬、日本帝京大學博士郭四誌等學者也圍繞現代貨幣理論在日本的現狀、脫碳素產業革命等主題作報告。
“通識教育與當代發展”國際會議從2019年舉辦以來,關注國際社會通識教育創新研究成果,鼓勵理論創新與成果轉化,相繼發起了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智庫,在高校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社會服務、教學研究、合作交流等方麵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第四屆通識教育與當代發展國際學術會議由武漢商學院、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主辦,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承辦、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協辦。(beplay2網頁登錄 通訊員:楊若柳 黃莉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