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藝堆繡繪紅心 武漢商學院學子體驗傳統民間工藝
輕挑慢撚細描針線,一針一線來回穿梭。9月24日下午,由武漢市婦聯、市婦女幹校和武漢商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二十八期國學小課以“江漢非遺 碎布上的浮雕藝術”為主題在武漢商學院校史館開課,帶大家體驗傳統民間工藝,在縷縷絲線交錯間重拾絲綾堆繡千年的魅力,感受布衣堆繡中散發出來的極致美感。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這是詩人溫庭筠筆下的衣裙之美,而古人這些美麗的衣裙,正是運用了布藝堆繡手法。布藝堆繡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在織物的基礎上,采用浮雕,編織,刺繡,縫綴,堆帖,抽絲等多種工藝手法的裝飾藝術,有著悠久的曆史。最初,布藝堆繡隻是作為兒童的飾品、穿戴等小物件,後來逐漸發展演變到衣裙等服裝上,並流行至今。靈心巧手的傳承者將不同顏色的織物,按照一定的圖形形狀一層層組織、堆疊,形成立體的造型,讓傳統布藝之美煥發生命力。布藝堆繡經過曆史的沉澱和繼承人的推陳出新,其影響力突破荊楚一帶,輻射湖北省周邊及省外,儼然成為現代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期國學小課邀請到了武漢巾幗手工聯盟副會長,武昌區布藝堆繡傳承人馮曉明老師講授布藝堆繡故事,傳播布藝堆繡技藝。逢國慶之際,馮曉明特意現場教學“五星紅旗”布藝堆繡製法。
布藝堆繡聽則易,做而難,“五星紅旗”的白色底板需剪刀裁邊,沿線修整,繞至一圈,達到光滑圓潤,而後於光麵上膠,抹勻貼綿,垂直而剪,續將紅布附著於綿底,留置3毫米縫頭,紅白交接處均塗乳膠,四邊微折,指腹輕壓,力求紅布白板水乳交融。紅旗規正在紅布,大紅星與直邊保持恰當之距,並將四枚小紅星均勻散布在大紅星右側。胸針別於紅布漿板,並輕挑慢撚穿梭迂回於漿板剪出的兩小口,再次上膠並把漿板粘在紅旗後,一個完整的“五星紅旗”由此誕生。同學們在製作“五星紅旗”的過程中,馮曉明多次強調每一步的細節。白板邊緣光滑,乳膠均勻如水,小紅星尖角對準大紅星中心……簡單的成品往往需要複雜的工序,同學們在這堂課中學到了做好傳統工藝時所需的耐心和細心。馮曉明回憶起當年成為非遺傳承人,著手布衣堆繡的時候十分感慨。她坦言,自己從小受家庭影響,堅持熱愛是支撐自己十多年將布藝堆繡之路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此次國學小課讓我體會到像布藝堆繡這樣的非遺文化雖曆經歲月滄桑,仍薪火相傳,其中的意蘊之美更讓它擁有不一樣的人文情懷。”武漢商學院2021級經濟與金融CFA班的黎詩夢感歎。馮曉明老師聲情並茂地講解很容易引人深思,來自2022級烹飪與營養專業的張羅俊在製作出“國旗”的時候十分開心,並對今天的國學小課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下午的製作過程中最難的是貼五角星,因為國旗是神聖的,我們製作國旗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五角星的角度和方位容不得一絲馬虎。當國旗做出來之後,成就感滿滿。”
國學小課一直是武漢商學院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自開課以來,就將鉤編,掐絲琺琅,拚布等傳統文化不斷引入校園,讓師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涵養文化底蘊,感受非遺之美。(beplay2網頁登錄 通訊員:詹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