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武漢職業學院教師成為企業“香餑餑”
2023-02-17 17:22:00
作者:
  大力開展科研和技術服務是高等職業院校應有之責。多年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一直把科研和技術服務作為三大主戰場(人才培養、社會培訓以及科研與技術服務)之一,不斷完善製度、機製,創新推進科研和技術服務工作,鼓勵教師走出“圍牆”對接市場,激發深度融入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促成科研與技術成果轉化。
  近十年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谘詢、服務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和合同項目逐年增多,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了武職智慧。其中,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沈萍教授與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神丹”)多次合作而形成的“係列”項目,為合作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這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投身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成功案例,更是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探索科研成果轉化路徑的典型代表。
  技術搭建橋梁 打通校企科研合作路徑
  追溯沈萍與湖北神丹建立科研合作關係,已有十年之久。
  該企業2012年開始委托沈萍從養殖角度對皮蛋製備提供技術支持;2017年,該企業再次委托沈萍進行“無斑點皮蛋製備與保鮮技術”研究;2021年,沈萍與該企業簽署協議,進行“皮蛋與鹵蛋加工廢液處理方法”研究;2022年,沈萍與該企業再次攜手,進行“第二代膜法皮蛋技術開發”“雞蛋保鮮遮瑕技術開發”“去殼皮蛋保鮮技術及其配方”等多個項目研究。
  通過多年合作,雙方不斷提升合作層次、拓展合作環節,科研技術的支持從產品製備的前端不斷延伸至下遊。
  2019年,“無斑點皮蛋醃製技術及其配方”項目中的皮蛋保鮮技術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並得以產業化推廣應用。2020年7月,新一代“膜法皮蛋”成功量產上市。在該技術應用下,產品的保鮮期延長了150%,生產工藝中皮蛋的破損率降低了70%,保鮮成本降低了50%,並解決了皮蛋外觀問題。
  2021年9月,安陸市人民政府授予沈萍“安陸市農業科技獎勵突出貢獻獎”,並給予沈萍10萬元獎勵。
  據湖北神丹統計,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間,該技術應用量產的“膜法皮蛋”合計發貨量為728萬枚,兩年累計產生經濟效益1456萬元。
契合市場改進 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技術、市場、價值、轉化速度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因素。
  有什麼樣的市場需求?用什麼樣的技術去支持?需要耗費多長時間?每一次研發立項之前,沈萍與湖北神丹都會反複研討諸如此類問題。沈萍表示,這些非常具體又非常關鍵的問題,本質上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各項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能有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沈萍談到,在與湖北神丹的多個合作項目中,“無斑點”“去殼保鮮”“保鮮遮瑕”等產品需求都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從市場捕捉到的,“需求一旦明確,實際上已經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的驗證了。”
  “轉化速度實際上是一個技術落地的問題,會涉及到企業生產管理很多方麵。”為了實現轉化,沈萍幾乎是終年無休地工作。她深入湖北神丹生產一線,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分析市場需求,為企業員工提供專業幫助,進行產品優化完善、工藝改造、新產品研發。
  “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的難度是遠遠高於科研成果本身的研發,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追蹤企業每一個具體操作的人,每一個操作步驟,甚至每一台設備儀器。”為實現產品優化,沈萍傾注心血改進生產設備,甚至做出全新的設計。在這十年的合作中,沈萍共申報了4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
  “影響轉化速度的另一因素就是員工培訓。科技成果的轉化對操作員工的專業性要求很高,要破除操作員工的工作慣性,改變他們的操作習慣,這一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基於這樣的思考,沈萍長期跟蹤項目進展,定期提供技術指導,進行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努力確保成果順利轉化。
  十年合作下來,沈萍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麵積累了一些經驗。她表示,對於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而言,科技成果轉換的過程不僅是一個技術指導、展示自身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實現多方價值的過程。隻有深入企業,了解市場需求,追蹤行業動態,才能不斷去發掘科學技術應用的可能。“當你能提供的技術服務越來越多,實現的價值越來越大,企業也就會越來越信任你,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科研蓄力突圍 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裏”
  沈萍與湖北神丹的合作是比較典型的以技術推動、市場拉動進行的科技成果轉化。這種成功轉化離不開長期和精心的科研蓄力。
  “我們要經常思考所掌握的技術應用場景在哪裏,產品或服務的形態是怎樣,需要什麼樣的配套技術方案,以及什麼樣的人群需要這樣的產品或服務。”沈萍認為,科研教師應努力獲得這些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開發思路。越早擁有這種思維,就越能預估到成果轉化所需要的時間和可能遇到的困難,從而選擇合適的技術轉化方式,盡可能避免轉化失敗,努力實現技術“突圍”。
  在長期科研蓄力基礎上,2020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師劉珍蘭博士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分院共同完成《變電站噪聲控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湖北科技進步二等獎;2022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石建華、吳貽文參加湖北省“院士專家企業行”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22年,沈萍再受武漢市華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開發委托,研發了“一種適用於茶飲料的健康代糖產品的配方”,這種零卡糖配方新產品被該企業產業轉化應用,並為該新產品改建了一條年產能200噸的代糖生產線,可預期實現年經濟效益約200萬。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洪渠高度重視學校的社會貢獻力提升,特別強調學校的科研蓄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要求每一位武職教師應將自身研究發展轉化為有價值的產品或能解決社會問題視作科研人員的重大追求,在從事科研技術研發的階段就努力地提出概念化產品和商品,並盡可能地進行技術和商業化的驗證。2014年,學校在全國率先發布社會貢獻力報告中,就有五項指標涉及到科研與技術服務。
  隨著“知識轉移”理念的深化,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不斷為全校教師創建科技成果轉化新生態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1年,學校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510.11萬元,橫向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258.65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114.37萬元,技術交易到款額408.73萬元。
  到2022年底,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縱向科研項目共獲批立項141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輔導員專項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項目1項、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子課題1項、文化和旅遊部文化藝術職業教育和旅遊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1項、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1項、省級教育科學規劃項目6項,省級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資助課題2項,省級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一般項目4項,省級科學技術研究項目6項,省級教育改革專項2項;校級產業學院專項項目6項、校級鄉村振興專項項目18項、校級教科研項目57項、學會項目35項,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13.5萬元。2022年學校橫向技術服務項目共210項。橫向技術服務合同額1453.3008萬元,到款額1346.8126萬元,橫向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5114.5612萬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一起部署,更加突出了科教興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和“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定將堅持立足區域優勢、教學資源優勢和專業技術優勢,致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為區域經濟建設與產業結構轉型提供人才支持和科學技術服務,持續優化整合各方成果轉化資源,推動學校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科技促進產業發展、產業帶動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beplay2網頁登錄 通訊員:蔣媛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