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武漢工商學院舉行第二屆傳統文化節,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金俊安、第四代韓氏虎頭鞋及剪紙傳承人韓恒濤、武漢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李丹丹、“武漢蛋雕第一人”紀道功走進校園,演示了剪紙、香囊、植物紮染和蛋雕等傳統技藝,吸引了大批師生參與到“非遺”的體驗、傳播中來。
活動現場,一位同學將自己一件掉色衣服帶到現場請李丹丹老師“救急”,並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嚐試捆紮、簇紮、板夾等紮染方法。李丹丹老師一邊演示紮染的工藝流程,一邊介紹紮染的製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她介紹說,“紮染是我國古老而獨特的一種織物染色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和推廣需要青年一代的支持和參與,希望你們能夠愛上植物紮染,將植物紮染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剪紙技藝展位也圍滿了學生,大家手握剪刀跟著金俊安老師學習剪紙,一張張平平無奇的彩紙變成了一朵朵梅花等各式圖案,同學們沉浸其中,更樂在其中。金俊安表示,看到同學們對剪紙這麼感興趣,非常欣慰,優秀傳統文化就應該由青年人傳承和發揚下去。
活動期間,學校社團聯合會、精英龍獅社、武術隊、博聞國學社、陽光部落劇社、逸墨書畫協會、清水石文學社、心緣創藝手工社、工商棋社等社團還結合自身特色,組織開展了武術表演、舞龍舞獅、漢服走秀、圍棋、投壺、皮影戲、猜燈謎、製作團扇和發簪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師生觀看和熱情參與。
此外,本屆文化節還將公益行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同學們現場製作的手工作品進行義賣,購買者自行定價付款。校團委副書記葉之培表示,學校將會把活動義賣的1950.14元全部捐贈給西藏仁布縣康雄鄉中心小學的學生。
據了解,武漢工商學院十分重視傳統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理和開發民族藝術和傳統體育項目,傳統文化活動特色鮮明、精彩紛呈,歸納起來有“六個一”:“一院、一館、一營、一節、一社、一班”,即國學教育研究院、國學館、國學夏令營、龍舟文化節、國學社團、論語學習班。學校以傳統文化社團為載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除了博聞國學社,目前還設有精英龍獅社、遜逸武術社、逸墨書畫協會、清水石文學社等,都擁有不少成員。每年舉辦傳統文化節、“社團活動月”、校園“七彩”文化藝術節、國學夏令營等特色文化活動,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熏陶人、教育人,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通訊員 周昕 廖雪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