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青年攜手逐夢前行” 湖北工業大學《追夢》思政課開講!
在全校上下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5月31日,湖北工業大學《追夢》係列思政通識課2023年第二講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青年攜手逐夢前行”為主題,如期開講。
本次課程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院長馬丹擔任主講,湖北工業大學校長馮征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張聯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陳廷柱教授,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張曉星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蔣滿娟博士等組成授課團隊共同授課。
馮征以“勇擔科技報國新使命,奮進教育強國新征程”為題授課。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會上關於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部署,對高等學校的事業發展和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湖北工業大學紮根湖北大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踐行“四個麵向”推進科技創新,以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為主線著力抓好人才工作,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校落地落實。馮征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立鴻鵠誌,樹立科技報國、教育強國的遠大理想;植中國“芯”,築牢科技報國、教育強國的根與魂;做奮鬥者,奏響科技報國、教育強國的時代強音。
“奮鬥者”號如何不懼高壓極端環境,在萬米海底自由行走?其“秘訣”在於我國自主研發的Ti62A新型鈦合金材料……張聯盟用材料科學的生動案例,論述科技創新在教育和人才事業發展中的動力源作用,以及如何發揮其動力源作用。張聯盟認為,發揮科技的動力源作用,核心是以科技為切入點,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科技創新體係框架內,將創新鏈、人才鏈和教育鏈深度融合。目前,張聯盟團隊全力突破碳化矽產業鏈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已經取得重要進展,與湖北省企業合作開發下遊產品,服務電力電子、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行業。
陳廷柱以“建設教育強國,為科技、人才事業提供基礎性作用”為主題,闡述了教育在科技、人才事業中的基礎性作用的表現以及如何發揮其作用。他表示,科教興國的根本要靠人才,人才培養歸根到底要靠教育。要以高質量教育體係支撐強國建設;以高質量教育公平推動強國建設;以人民滿意的教育引領強國建設,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張曉星以實際案例,生動闡述了湖工大科研者在“四個麵向”中的生動實踐,探討了人才在教育和科技事業進步中的具體作用。麵向世界科技前沿,張曉星作為唯一中方參與人,製定了國際大電網組織(GIGRE)國際首個環保型氣體應用技術標準,帶領團隊率先開發出國內首台環保絕緣氣體金屬封閉開關,成功實現該裝備的“中國製造”。
怎樣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蔣滿娟呼籲廣大青年,要胸懷家國天下,投身教育強國建設;敢於創新創造,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無懼苦累失敗,成就博專實幹人才,擔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擔,為中國式現代化添磚加瓦。
“身為職師學子,未來‘職業教育者’,同學們要秉承教育初心,練就紮實本領,為國家擔當起為職業教育教書育人的曆史重任!”馬丹以“達成教育使命,一體化培養‘大國工匠之師’”為主題,介紹了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紮根職教領域和職教師範教育的成果與鮮明特色,迄今,學院累計培養省內外中、高職學校校長992位、骨幹教師5000餘人。
在課程結語中,馬丹呼籲青年學子用初心踐行使命,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提供不竭動力,讓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發揮“1+1+1>3”的最大功效。(通訊員:史凡 張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